你猜那卫兵头目是谁?
原来是益州督护冯迁。
益州督护冯迁,本是毛璩特遣护送其弟毛璠灵柩归乡的勇士,一行人乘船行至江心。
忽见波涛汹涌之中,一艘大船破浪而来,旗幡招展,气势如虹。
众人定睛一瞧,哎呀,这不是那恶名昭着的桓玄坐的船吗?
毛修之,乃是毛璩之侄,见此情景,心中暗自盘算:“桓玄此贼,作恶多端,若不趁早除去,日后必成大患。”
他眼珠一转,悄悄使了个眼色给身旁的费恬和毛佑之。
二人心领神会,悄无声息地张弓搭箭,只待毛修之一声令下。
此时,江面上风平浪静,却暗藏杀机。
毛修之猛然一声大喝:“放箭!”
费恬与毛佑之手中的箭矢如同飞蝗一般,嗖嗖嗖直取桓玄。
桓玄的宠臣万盖、丁仙期见状,挺身而出,欲挡飞箭。
怎奈箭雨如林,二人被射得倒地不起,哼哼唧唧再也爬不起来。
桓玄见状,惊慌失措,正欲逃窜。
只见冯迁等诸位勇士如同猛虎下山,一跃上船,手起刀落,寒光一闪,桓玄的头颅已滚将下来。
冯迁等勇士又擒住了桓玄之子桓升,以及桓玄的族人桓石康、桓浚,一时间,桓玄一党人仰马翻,乱作一团。
毛修之手持桓玄首级,押着桓升,快马加鞭,一路尘土飞扬,直奔江陵而去。
那江陵城中,安帝闻讯大喜,当即封毛修之为骁骑将军,并在东市将桓升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同时下诏大赦天下,唯桓家之人不在赦免之列,可谓是快意恩仇,大快人心。
且说桓玄之侄桓振,闻叔父被杀,心中悲愤交加,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咬牙切齿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他躲藏在华容浦中,暗中召集党羽,誓要为叔父报仇雪恨。
不多时,桓振便聚拢了数千人马,个个都是勇猛之士,誓死效忠桓家。
他打听到刘毅等人已撤退至寻阳屯兵,心中暗自思量:“此乃天赐良机,何不趁机突袭江陵城,夺回失地,重振桓家雄风?”
于是,桓振率领人马,如同狂风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