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22章 秦危求援魏犹豫 崔浩献计道可借(1/5)
    话说回来,这姚懿是秦主姚泓的同母弟弟,姚恢则是姚泓的叔父。

    他们本应是休戚与共的至亲,但在国家危难之际,却倒戈相向,发动内乱。

    试想姚氏到了这个地步,兄弟拆台、自相残杀,全然不顾外侮,又怎么能保全国家呢?

    虽然姚恢和姚懿等人已经伏法,但秦国的兵力已经损失了大半,国力大衰。

    而晋国的太尉刘裕,则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率领着水军,从彭城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他留下三子彭城公刘义隆镇守彭城,并掌管徐、兖、青、冀四州的军事事务,自己则亲自督率大军,向西进发,誓要一举灭秦。

    王镇恶,这位勇猛的将领,带兵攻入了渑池,然后马不停蹄地向潼关进发。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与此同时,檀道济和沈林子也从陕北渡过黄河,向蒲阪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蒲阪,这座坚固的城池,成为了他们前进路上的拦路虎。

    秦国的东平公姚绍,后来被升为鲁公,还担任了太宰的职位。

    他深知潼关和蒲阪的重要性,一旦失守,秦国将岌岌可危。

    于是,他率领武卫将军姚鸾等人,带着五万步兵和骑兵,匆匆赶往潼关支援。

    另外,他还派遣了副将姚驴去救援蒲阪,希望能守住这两道防线。

    檀道济和沈林子攻打蒲阪,但蒲阪城池坚固,守军众多,他们一时难以攻下。

    沈林子焦急地对檀道济说:“蒲阪城池坚固,守军又多,我们这样打下去,不知何时才能攻下。

    不如先去和镇恶会合,合力攻打潼关。

    如果潼关攻下来了,蒲阪自然就不战而胜了。”

    檀道济听了沈林子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他带兵前往潼关,与王镇恶会师。

    两支军队合在一起,气势如虹,向潼关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姚绍见晋军来势汹汹,不敢大意。

    他打开潼关城门,率领秦军迎战。

    然而,檀道济和沈林子等人奋勇杀敌,如入无人之境。

    秦军抵挡不住,大败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