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51章 宋魏对峙南北朝 义康权重惹疑云(2/5)
也渐渐离散,再也不敢侵犯魏国了。

    国家强盛了,拓跋焘就开始专心修文治武。

    他命崔浩、高允纂修国史,订定律历。

    还让李顺考核百官,严定升降。

    可李顺贪性不改,利用考核官员的机会,贪利受贿,品评不公。

    拓跋焘察觉了他的赃私,又想起他以前包庇北凉、欺骗误国的事儿,两罪并罚,就赐他自尽了。

    这一下,官场可就整肃多了。

    这时,魏国出了个了不得的人物,把拓跋焘迷得神魂颠倒。

    这是个道士,名叫寇谦之,是北魏时期着名的道教领袖。

    通过崔浩的介绍,拓跋焘和寇谦之相识了。

    寇谦之献给拓跋焘一本神书。

    拓跋焘看不懂,就拿给崔浩看。

    崔浩一看,惊奇地叫了起来:“不得了,这本神书就是河图洛书!

    天人相合,应受符命!”

    拓跋焘听了这些似懂非懂的话,突然醒悟了。

    他想起寇谦之对他说的话:“我遇到了老子的玄孙李普文,他授我图籍真经,让我辅佐北方太平真君。”

    拓跋焘高兴极了,说:“我这魏国,看来是天命所归啊!”

    于是,下诏改元为太平真君元年,还尊寇谦之为天师。

    根据寇谦之的安排,接下来该立道场筑道坛了。

    寇谦之正色对魏王说:“大王,您得建个静轮宫,建得很高很高,高到听不到地面上的鸡犬声,

    这样才能接上天神,得到天神的庇佑。”

    拓跋焘真信这些,亲自去受符箓。

    崔浩一看,嘿,这是个机会,就跟着怂恿,说这事儿多好啊,建成了肯定威风。

    结果呢,这工程一开动,钱花得跟流水似的,用了好多年都没建成。

    太子晃看不下去了,进谏说:“父皇,天和人是不一样的,咱们怎么能跟神接上呢?

    现在这么耗费国库,劳民伤财的,一点儿好处没有,还不如别建了。”

    可魏主不听啊,就信寇谦之那一套。

    咱们再说说南边的宋国。

    宋主义隆是个俭约的人,常常告诫皇后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