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柏堂,便见于忠专横跋扈,本想加以约束,谁知他竟想矫诏杀臣!
若非同僚阻拦,臣早已命丧黄泉。如今思来,实在愧对朝廷,恳请罢官归乡,听候发落。”
太后虽知于忠跋扈,但念其旧功,不忍严惩,只是下诏安抚元雍,并升他为太师,兼领司州牧。
同时,她又提拔清河王元怿为太傅兼太尉,广平王元怀为太保兼司徒,任城王元澄为司空兼骠骑大将军。
元澄最善察言观色,见太后重用外戚,便趁机上奏:“安定公乃太后至亲,理应出入禁中,参议朝政大事。”
太后闻言,欣然应允。
自此,胡国珍得以自由出入宫禁,参与军国要务。
太后心中欢喜,朝堂之上,愈发威势赫赫。
太后刚掌权时,还比较收敛。
她自称“令”,大臣们上书称她“殿下”。
可没过多久,她就改了规矩。
“从今往后,‘令’改称‘诏’,朕要自称‘朕’了。”
太后在朝堂上宣布。
大臣们面面相觑,却不敢反对,只得齐声应道:“臣等遵旨,陛下。”
转眼到了十二月,该祭祀宗庙了。
小皇帝年纪太小,没法主持。
太后动了心思:“本宫想效仿周礼,代替皇帝祭祀,诸位觉得如何?”
礼官们顿时炸开了锅。
“这不合规矩啊!”
“从没有太后主祭的先例!”
太后脸色一沉,转头问侍中崔光:“崔爱卿,你怎么看?”
崔光眼珠一转,躬身道:“陛下,臣记得东汉和熹邓太后就曾代行祭祀。
这可是有先例的。”
太后顿时眉开眼笑:“说得好!就照这个办。”
祭祀当天,太后身着华服,仪仗开道。
她昂首阔步走进宗庙,代行天子之礼。文武百官跪在两侧,大气都不敢出。
回宫后,太后又有了新主意。
她命人造了辆“申送车”,经常坐着它出宫巡视。
“陛下,前面有人拦轿喊冤。”
侍卫来报。
太后掀开车帘:“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