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从特种兵到官场新星 > 第202章 文化交流常态化(1/4)
    清晨六点,林羽站在城市规划展览馆的落地窗前。玻璃外,晨光正为新建成的&34;城忆广场&34;镀上金边,广场中央的巨型文化基因图谱雕塑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他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日本策展人佐藤发来的消息:&34;祝贺贵市文化周圆满成功!我们希望探讨更深层次的合作。&34;

    这个消息让林羽想起三个月前的场景。当时他在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论坛上发言,台下坐着来自全球50多个城市的文化官员。散场时,一位身着传统苏格兰裙的男士主动递上名片:&34;我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艺术总监,你们的城忆计划让我想起我们的&39;城市故事&39;项目。&34;

    &34;常态化,必须常态化。&34;林羽喃喃自语。他转身走向会议室,那里已经聚集了文化局、外事办、教育局等部门的负责人。投影屏幕上,&34;文化交流常态化机制建设&34;的标题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34;各位,&34;林羽按下遥控器,屏幕切换成全球文化地图,&34;去年我们举办了12场国际文化活动,但都是短期项目。要让城市文化真正走向世界,必须建立长效机制。&34;他调出一组数据:&34;纽约每年通过文化交流创造120亿美元产值,伦敦的文化签证系统覆盖180个国家&34;

    话音未落,外事办张主任就举起手:&34;林市长,常态化需要稳定的资金支持。去年的预算已经超支30&34;

    &34;所以我要推出&39;文化交流合伙人&39;计划。&34;林羽打断他,&34;企业赞助可以抵税,高校合作能算科研成果,社区参与计入文明积分。&34;他看向教育局李局长,&34;特别是青少年交流项目,我们要和爱丁堡、京都建立姊妹学校。&34;

    会议持续到中午,最终形成了&34;1+3+n&34;合作框架:1个总部基地(城忆广场)、3大国际平台(东亚文化之都联盟、丝绸之路文化带、创意城市网络)、n个特色项目(非遗工坊、数字文化展、青年创客营)。

    当天下午,林羽带着团队来到市职业技术学院。在数控实训室里,李师傅正在指导学生用3d打印技术复刻传统染缸。&34;林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