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生活区。
张宇浩将其规划在角落,用柜子与其他空间分割开来,宛如一方宁静的小天地。
这片空间是他的休闲区域,他摆上了舒适的床铺、沙发与桌椅,各种娱乐设施也安装了上去。
除了家具,空气净化器与温湿度调节设备的出风口也被特意留在这边,尽可能地将舒适度拉满。
接着是厨卫区。
由于生火不便,张宇浩只配备切菜台、电磁炉、微波炉等厨用电器,简洁实用,满足了基本的烹饪需求。
除了炊具,他还在此地安置了餐桌椅,并巧妙地隔离出了一小块洗浴空间,与厨房共用一个排水点,合理利用空间的同时,也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
还有医疗救助区。
在这里,一切以实用性为主。
这片区域张宇浩放置了生命治疗舱、隔离帘、消毒设备等医械,墙上还张贴了急救知识海报,医学类的书籍也放在此处,方便随时学习。
最后是能源动力区。
出于安全考虑,张宇浩将发电机、蓄电池、线路模块与电力控制的总闸都放置在此,还设有燃料储存区,周边提前做好防火、防爆等一系列安全措施。
这样一来,原本空旷的庇护所,再次变得充实起来。
在重新布置庇护所的过程中,张宇浩也顺便仔细地检查了整间屋子。
整体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
原有的神奇功能,全都被保留了下来。
虽然材质换成了钢铁,但这里依旧是全封闭的空间,还有不知通往何处的神秘下水道,以及不知从哪个隐秘角落通风进来的外界空气。
但与之前的石屋相比,这次探索张宇浩还有了新的收获。
首先是墙壁的材质,虽然整体都是由厚厚的钢板组成,但这钢板却与现实中所见的钢材特性不同,居然意外的隔音。
外界铺天盖地的雨声,一点没传进来。
为了测试隔音性能,张宇浩从内部主动敲击墙壁,那回荡的声音居然格外低沉,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吞噬了一般。
消音效果,简直好得出奇。
除此以外,张宇浩还有一个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