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 > 第87章 天降雄关——阳平关!(1/3)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袁绍统率着十万大军,死死咬住张任所率领的刘焉的十万大军不放。然而,在那陡峭险峻、蜿蜒曲折的蜀道之中,双方都难以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行动。无奈之下,袁绍只得派遣一小部分精锐的突击队,发动一次次规模较小的突袭;而张任这边呢,自然也不甘示弱,他巧妙地借助复杂多变的地形优势,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多次小规模的伏击战。

    不过,这些你来我往的交锋,终究只是一些小打小闹罢了,对于双方庞大的军队来说,并未能产生太大实质性的影响。如此一来,战场上竟呈现出这样一幅略显滑稽可笑的画面:张任带领的大军仿佛变成了引路人似的,在前方不紧不慢地行进着;而紧跟其后的袁绍大军呢,则犹如一支欢送的队伍般,小心翼翼地护卫着张任的大军一路深入川境。

    就这么且战且退,张任的军队一步一步向后撤退,一直退到了至关重要的阳平关前。到了这里,张任终于不再后退!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失去了阳平关,那么整个汉中地区都将难以保住!而张任肩负着主公刘焉临终所托的重任,又怎能轻易地将汉中这块战略要地拱手让给敌人?

    当袁绍率领大军抵达阳平关下方时,他这才真正领略到这座咽喉重镇的雄伟气势和险要地位。只见此关的东面是巍峨高耸的大巴山,西面则耸立着连绵起伏的米仓山,北面流淌着波涛汹涌的嘉陵江,南面屹立着峻峭挺拔的鸡公山!整座雄关宛如镶嵌在广袤秦岭山脉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与周围延绵不绝的山峦浑然天成,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天然防线。

    阳平关地势险要,其容纳兵力有限,根本不可能屯驻多达十万的庞大军队。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张任做出了一系列部署:他任命吴兰率领三万精锐之师,驻扎在距离阳平关西南方向仅仅二十里之遥的定军山,以此作为强大的后备军力量;同时,又派遣雷铜带领一万名英勇善战的兵士驻守在西侧的米仓山之上,严密防范可能会从山上发动偷袭的袁军部队。

    至于东侧那高耸入云、险峻无比的大巴山,则无需派兵把守。因为其山势太过陡峭,几乎无路可通,袁军想要从此处突破防线简直难比登天。此外,张任还命令汵苞率领五千兵士,小心翼翼地护送着刘焉大人的遗体返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