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着他们。
说话间,明器已经整理好。
李淳风一时间来了兴致。
“在家里怪闷的,上潘家园溜达一圈,解解闷。”
于是四人一起出门,来到了潘家园。
那个年代监管力度不大,潘家园里都是小商小贩,除了日用杂货外,最多的就是卖古董的。
虽然大部分都是赝品,但其中也不乏真货,很多识货的人都会上这里来淘宝贝。
只不过真货不能当街买卖,买家看中之后,要找个四下无人的安静地方,坐下来慢慢聊。
王胖子熟门熟路,推着三轮车,来到以前卖磁带的摊位,麻利的铺好货物,等着买家上门。
这种买卖是有讲究的,要在一堆赝品里掺杂一两件真品,有眼力的行家自然能看出来,不懂的外行就只能当冤大头了。
过不多时。
两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来到了摊位前,对货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其中一个年轻女士指着一只绣花鞋,用生硬的中文问道。
“这个鞋子很好看,我很喜欢。”
王胖子见来了生意,连忙上前招呼,使出浑身解数,将绣花鞋吹得天花乱坠。
“您可真是个行家,这可是当年杨贵妃穿过的,贵妃的干活,明白?”
女人一听就笑了,摆手道。
“no,你说错了。”
“这只鞋很小,是裹小脚的人穿的。裹小脚是南唐五代时期才出现的,直到宋朝才开始流行,唐朝的贵妃是不会裹小脚的。”
王胖子见牛皮被戳穿,倒是一点都不脸红,打着哈哈笑道。
“我是故意那么说的,就是想看看你们是不是行家,果然是行家啊。”
“既然是识货的,那你们也知道这只鞋的价值吧?”
女人和身边的男子商量了一下,伸出三根手指。
“三百元。”当对方报出价格之后,王胖子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
这对年轻男女会说中文,还对华夏的历史颇为了解,应该是学历史的。
但从他们的报价来看,却不是倒腾古玩的老手。
因为这一行也会喊价杀价,买家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