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省目前在绿色项目评估指标体系上不够完善,第三方认证机构发展滞后,这是我们与国际接轨的主要障碍。”
听完汇报,梁甜提出了初步设想:“我们是否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绿色金融评估模型和认证体系,同时培育本土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加强与国际认证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逐步提升我省认证体系的国际认可度?”省环保厅的一位负责人补充道:“在绿色项目界定和环境效益评估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明确量化标准,确保我省绿色金融项目经得起国际检验。”
会议持续了一整天,大家围绕如何接轨国际标准展开了热烈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然而,计划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首先,引进国际先进评估模型和认证体系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且涉及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和技术对接难题。梁甜再次发挥她在财政领域的专长,积极与财政厅同事商讨资金筹措方案,一方面争取上级财政专项支持,另一方面协调省内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绿色金融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
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苏然亲自带领团队与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和认证组织进行沟通谈判。在一次与国际绿色金融联盟代表的视频会议中,苏然详细介绍了中南省绿色金融改革的成果和决心,诚恳地表达了引进先进体系的意愿。国际绿色金融联盟代表对中南省的发展潜力表示认可,但也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对接的复杂性提出了担忧。苏然承诺将严格遵守国际规则,成立专门的技术对接小组,确保合作顺利进行。经过多轮艰苦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与此同时,培育本土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省财政厅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本土认证机构给予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梁甜亲自走访多家有潜力的企业,鼓励他们涉足绿色金融认证领域。然而,由于绿色金融认证专业性强、技术门槛高,本土企业在人才储备和技术研发方面面临巨大挑战。苏然得知后,立刻协调省教育厅和省内高校,开设绿色金融认证相关专业课程,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同时,组织省内企业与国际认证机构开展人才交流项目,选派优秀员工到国际机构学习先进经验。
在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化接轨的过程中,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