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南省乡村发展势头渐猛,产业布局初步成型之际,苏然却在最新的调研中发现了新的隐忧。乡村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一些乡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环保意识,废弃物随意排放,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了污染;同时,乡村基础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公共服务设施依旧薄弱,村民在文化娱乐、养老等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苏然带着这些沉甸甸的问题,再次走进了梁树林的办公室。梁树林听完汇报,神色凝重,他拍了拍苏然的肩膀说:“乡村振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公共服务也必须跟上,这关系到村民的生活质量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你马上组织相关部门商讨对策。”
苏然迅速行动,召集了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民政厅等部门负责人。会议一开始,苏然就严肃地指出:“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成绩,但现在环境和公共服务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大家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生态环境厅厅长表情严峻:“目前部分乡村企业环保设施简陋,监管也存在漏洞。像一些农产品加工厂,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导致水质恶化,周边农田灌溉都受到影响。”
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也说道:“乡村文化设施严重不足,村民除了看电视,几乎没有其他文化活动。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也缺乏配套的文化休闲场所,难以留住游客。”
民政厅厅长接着发言:“乡村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养老机构数量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老人只能依靠子女照顾,生活质量不高。”
面对这些问题,苏然陷入沉思,片刻后他说道:“生态环境厅要加强对乡村企业的监管,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对违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设立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进行环保改造。文旅厅要结合乡村文化特色,建设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民政厅要加大对乡村养老服务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会后,苏然首先来到了一家存在污染问题的农产品加工厂。厂长一脸无奈:“苏秘书长,我们也知道要环保,但购买环保设备成本太高,企业负担不起啊。”苏然耐心解释:“环保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政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