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与公共服务升级取得显着成效后,中南省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然而,苏然在持续的调研与分析中敏锐察觉到,乡村与城市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发展鸿沟,产业结构虽有优化但仍不够多元,难以充分抵御市场风险。
苏然带着这些思考与大量详实的数据,再次向梁树林汇报。梁树林认真听完,神情专注,他指出:“苏然,城乡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产业多元化创新则是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两项工作相辅相成,必须协同推进。你立刻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苏然迅速召集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等多部门,以及经济领域专家学者,召开城乡融合与产业多元化创新研讨会。会议室内气氛热烈,大家围绕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展开了深入探讨。
苏然率先发言,他的语气坚定而充满决心:“各位,当前乡村振兴站在了新的历史,城乡融合和产业多元化迫在眉睫。我们要凝聚智慧,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首先请发改委谈谈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路。”
发改委主任翻开厚厚的调研报告,条理清晰地说道:“目前,城乡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素流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建议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同时,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均衡配置。在要素流动方面,打破户籍、土地等制度壁垒,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向乡村流动。”
工信厅厅长接着发言:“在产业多元化方面,乡村不能仅局限于传统农业和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我们应引导乡村发展特色制造业,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开发如竹编、木雕等特色手工艺品制造产业,同时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产业,推动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但目前面临着技术人才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农业农村厅厅长补充道:“从农业产业角度,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特色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等。比如,利用乡村优美的田园风光,打造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