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的硝烟弥漫在广袤大地的每一寸角落,饿殍遍野,生灵涂炭。与此同时,一场凶猛的瘟疫如鬼魅般悄然肆虐,所到之处,阖家老小横遭厄运,百姓们为求生存,纷纷背井离乡,踏上那不知尽头的逃亡之路,一路上死伤无数,惨状令人目不忍视。
在一个名叫清平镇的地方,生活着一位年轻的货郎,名叫陈生。陈生自幼父母双亡,靠着邻里乡亲的接济长大成人,因而他深知生活的不易,心地格外善良。平日里,他挑着装满杂货的担子,走街串巷,吆喝叫卖。遇到那些穷苦人家,囊中羞涩买不起所需物品时,他时常大手一挥,不收分文,将针线、盐巴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慷慨相赠。镇里的男女老少,无一不夸赞陈生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他在清平镇的人缘,那也是极好的。
这年冬天,寒风凛冽,似要把人的骨头都冻透。陈生为了多挣些钱,也为了能让镇里的乡亲们在年关将至时有更多的物资可选,他不顾严寒,前往邻镇进货。一路上,狂风呼啸,吹得路边的枯草瑟瑟发抖,像是在哭诉着这世道的悲凉。陈生紧了紧身上那件单薄的棉衣,缩了缩脖子,加快了脚步,心中只盼着能快些赶回清平镇。
然而,天不遂人愿,等他返程走到半路时,天色已然完全暗了下来。乌云遮蔽了月光,四周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紧接着,一阵浓雾毫无征兆地从四面八方涌来,瞬间将陈生笼罩其中。那雾气浓得化不开,白茫茫一片,几步之外便如同被一堵无形的墙遮挡,什么都看不清。陈生心里“咯噔”一下,暗暗叫苦,这路他平日里走得熟透了,可从未遇到这般怪异至极的大雾,此刻,他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但眼见着离家还远,总不能在这荒郊野外过夜,无奈之下,他只能咬咬牙,硬着头皮,凭借着记忆中的大致方向,摸索着往前走去。
也不知在这浓雾中走了多久,陈生隐隐约约瞧见前方出现一座桥。待他走近些,才看清那桥的模样。只见这桥看起来破旧不堪,栏杆上的雕花历经岁月侵蚀与风雨冲刷,早已模糊难辨,桥身横跨在一条宽阔无比却又死寂沉沉的河面上。河水黑沉沉的,仿若一潭深不见底的墨汁,没有一丝波澜,静谧得让人害怕,甚至连一丝水流声都听不到,仿佛这河水已然沉睡千年。陈生心中一惊,这地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