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拒当接盘侠后,办养殖场带领全家致富 > 第68章 遥遥领先五年(3/3)
矿物做画,高温烧制后形成半导体特性"

    她的声音被突如其来的雨声淹没。

    夏日的急雨敲在保护棚玻璃顶上,奏出奇特的韵律。

    电工们匆忙拉起防雨布,港商们抱着相机躲进村委会。

    只有杨教授还站在雨里,白发紧贴着头皮,像个倔强的蘑菇。

    柳青望见老周蹲在变压器下检查绝缘子,安全帽上的反光条在雨夜里明明灭灭。

    他想起去年今日,村里还靠煤油灯照明。

    而现在,保护棚顶的"柳家沟"三个霓虹字,正把历史的幽光和新生的电流,一同写进绵长的雨幕里。

    时光如白驹过隙,柳家沟靠着草药和蜂蜜及县里的文保补贴。

    大家和和美美地过了一年。

    如今又入了冬。

    柳家沟在柳青的带领下,已经超过同时期村庄五年的光景了。

    大家的生活都进了一个台阶。

    但是村里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

    腊月的寒风卷着细雪粒子,在柳家沟新架的电线上敲出细碎的声响。

    柳青裹紧军大衣,站在晒谷场西头新落成的变压器旁,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迅速消散。

    远处,考古保护棚顶上的小风车转得正欢,为古窑遗址的恒温系统提供着辅助电力。

    "柳青!"

    林小雨的声音从村委会方向传来。

    她小跑着靠近,手里挥舞着一本泛黄的期刊,发梢上沾着未化的雪粒。

    "你看我在县图书馆找到了什么!"

    柳青接过那本印着俄文封面的杂志,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面。

    《苏联农业科技》——虽然看不懂标题,但内页的插图却让他瞳孔一缩:一排排整齐的玻璃建筑内,绿油油的蔬菜在冬季依然生机勃勃。

    "温室大棚"柳青喃喃自语,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九十年代初期,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曾掀起一场农业革命,让无数农民在寒冬腊月也能收获新鲜蔬菜。

    而如果能在柳家沟引进这项技术,不仅能解决冬季蔬菜供应问题,还能大大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