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全靠凌和砸钱维持着的。
抛开前期投入的海量成本,后续维持费用,也将会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如果直接一步到位,生产强大又耐用的青铜装备,你们觉得该如何定价才好?”
“这个我知道。”
薇拉高高举起手来,“按照前期投入,还有生产期间的材料费和人工费,每块青铜锭10金,应该是个比较合理的数字。”
“嗯。”
凌和没有否认,只是又接连抛出几个问题。
“假若我们放出10金的青铜锭,有多少人能够买得起?”
“那些买得起青铜锭的人,面对青铜装备的极高耐久度,又是否可能回购?”
“或者说,如果真的需要青铜装备的话,他们直接联合在一起去开矿,是不是更加划算?”
“这”
薇拉陷入沉思。
凌和说的每一个问题,全部都问在点子上。
先行者不一定就代表着巨大的利益和高枕无忧。
10金一块青铜锭,现如今几乎没人能买得起,以青铜的高质量,短时间内也不会有太多回头客。
买不起青铜锭的人,或许就会想办法另辟蹊径,比如出卖劳动力,去一点点开采收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源。
甚至这还有可能滋生出一批专门售卖未提炼原矿的商人,以此挤占凌和的市场。
如此往复,最坏的结局,恐怕就是他们将如同凌和故事里的那个灯泡公司一样,被碾压在市场的滚滚车轮之下。
“所以,我们才需要红铜啊!”凌和开口说道。
“不如青铜,胜过石器,自身又是消耗品,作为过渡也不会抢占未来青铜装备的市场。”
“还有比这更完美的入门级商品吗?”
“对于红铜的定价,我们甚至可以降低到3金!”
“3金?!”
听到这个惊世骇俗的报价,薇拉猛地从沉思中惊醒。
“3金这个报价是不是太低了?”
如果按照凌和在交易行内挂售的木料价格来计算,熔炼一块红铜锭,光木料消耗就要90铜。
这还仅仅是木料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