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很简单,自然没问题。”
“等过段时间,我会在设立一个水泥厂,到时候专门用来生产水泥。”
“登州范围内的道路,包括通往应天的路,都需要修起来,方便以后出行!”
“另外工业发展还需要大量的煤炭资源作为能源,陕西和山西地区的煤矿也需要加大开采量,同样也需要修建水泥路,方便煤炭长途运输!”
朱高煦点头解释道,最后那句话自然是说给朱棣听的。
其实不光是水泥,很多产业都已经可以提上日程了,朱高煦手头上有现成的技术,无非就是找一些工人,选一个合适的地点,然后开工生产而已。
比如玻璃,红砖的烧制,又比如炼钢铁等等,煤炭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钢铁炼制的技术提升,对于大明而言尤为重要。
“行,这事情咱会交代下去,今后再有这方面的事情,你就跟高炽商量吧!”
朱棣倒也没在这种正事上犹豫,直接点头说道。
等朱棣和朱高煦商量完了一些正事之后,朱元璋最期待的‘历史课’环节又要开始了。
之前已经听完朱棣三征漠北之后,在永乐十九年将京师迁往了北平,后来发生的事情都还没说呢。
听到又要开历史课了,朱标他们那边也立马停下了网课,注意力又回到了直播间当中。
毕竟不直播的时间大把,到时候再用来学习也行,大明原本的历史,他们也都好奇啊!
朱高煦对于这些自然不感兴趣,干脆回到了书房内继续修炼去了。
……
第二天早上,在王府当中陪着妻儿用过了早膳之后,朱高煦就准备出发了。
黄川既然已经到了,并且成功接管了登州衙门的工作,那他也是时候抽空亲自跑一趟曲阜了!
对于朱高煦而言,其实孔圣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虽然没办法直接挂着孔圣的名头办学府,但到时候让孔家给书院站台,还是很容易的事情。
孔家包括儒家的确已经变了味道,但朱高煦有的是手段,将其拨乱反正。
除非孔家想要彻底从历史上消失,那他也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这次朱高煦只带了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