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苏瑜根本就没有涉猎过轨道卫星,一点都不会。
这次站出来帮苏瑜回答问题的是那探月工程总设计周文拓院士。
这一场原本的学术答辩,最后发展成了一场内部的学术研讨会,答辩者苏瑜反而成了看热闹的了。
但是有一点,贯穿着这场学术研讨会的核心思想就是苏瑜的那篇力学分析的论文。
思想的火花在这间报告厅碰撞着,苏瑜的这一篇论文带来的是华夏航天航空学术基础的整体提升。
对此,苏瑜还是有点小自豪的。
一场论文答辩结束后,苏瑜又“升官”了,他在278所的“实习助理研究员”变成了“助理研究员”。
当然,苏瑜可不能把这个身份拿出来显摆,包括“278”这个代号,整个研究所都是“绝密”。
不过苏瑜每个月的工资涨了,基础工资涨到了12000,还有“五险二金”呢!
那公积金一个月就有5000块钱,苏瑜觉得自己攒两年公积金,毕业后直接用公积金买房、还款就够了!
随着成为了“助理研究员”,苏瑜的工作也随之而来。
“278所”,更多的是一个代号,苏瑜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它在哪?
只是在老校区的创新大厦里多了一家“西京瑞兴商业数据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外包各大公司经营数据分析工作。
公司正式员工有7人,而苏瑜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兼职工作人员,周六、周天上班,对外宣称工作内容打杂、整理资料。
但是实际上,苏瑜是这小公司的核心人物,这家小公司也一直没有对外承接任何公司经营数据分析工作。
它的主要工作是按照苏瑜的思路,分析各国先进战机核心架构受力情况,彻底研究透各国先进战机。
工作的第一个重点目标:b2隐身战略轰炸机。
苏瑜那场结束的答辩,让众人形成了很多共识,其中一个重要共识就是苏瑜真的能够根据公开的资料,分析出飞行器的核心架构受力情况。
所以,“278所”成立了这家“西京瑞兴商业数据有限公司”。
苏瑜的时间变得更加紧张了,之前周末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