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凝验算完了苏瑜留下的算式,她满脸的惊讶,这算式里隐藏的逻辑是一种创新性的结题思路啊!
这行算式就能开一个课题,写一篇sci论文了!
夏凝带着一种震惊,朝着苏瑜看去,什么时候苏瑜这么厉害了,随手写的一行算式,就是一篇sci文章。
太史忠院士满意的点点头,开口道:“很不错啊,这是一种新的纳米排序分析方法!
小徐,你可以跟苏瑜同学联系一下,把这分析方法整理成一篇文章发出去,这将会是一个很不错的学术成果。”
现在,太史忠院士手里接了一个课题,绝密课题,关于水下潜行器消音的材料项目,徐怀钰有幸在项目里打下手。
徐怀钰急忙开口道:“苏瑜同学已经把所有子项目都授权出去了,我们这些接受项目的“打工人”都有写论文的授权,整个项目组已经发了好几篇论文了!”
对此太史忠院士很欣赏,因为只要每天都在前进一小步,只要有时间的发酵,徐怀钰总会有足够高的成就的。
而今天,一直被太史忠院士看做“稳”的徐怀钰,竟然着急表现自己,说自己用一种新思路做了基础的纳米排序分析。
听到了导师的夸赞,徐怀钰悬着的心总算是松了一口,急忙开口道:“老师,这就是前几天我通过那水果糖公司的科研外包项目,学习到的苏瑜同学的分析方法!”
太史忠院士带上了眼镜,开始认真阅读徐怀钰的报告,而紧接着,太史忠院士脸上原本的轻视变成了严肃。
而当看着苏瑜毫无停顿,啪啪啪,行云流水一般地在电脑上写文章的时候,夏凝突然觉得自己的高傲在苏瑜面前真的是不值一提。
苏瑜的这篇数学论文虽然还没发表,但是在国内学术界的高层已经流传开来了。
太史忠院士补充道:“对了,你去找一下苏瑜同学的时候,请他把他投稿《数学年刊》的那篇《轴对称ns方程的多孔介质微观渗流正则性准则》也帮我要来看看。”
当然,绝对的优秀意味着绝对苛刻的学生培养。
能评选院士的都是很厉害,都是相关领域的泰斗,甚至是学科奠基人。
太史忠院士也一样,作为当时全国铸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