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苏老师,我是来自复旦的!虽然我读不懂,但是我知道您那篇ns方程的论文写得太棒了!”
“苏老师,您太厉害了,《数学年刊》啊!”
接着,台下其他几个同学也急忙起身迎合,他们大多都是来自其他高校数学专业的学生,他们是来追星的!
这群学霸对娱乐明星不怎么感冒,但是对有惊人成果的学术明星却十分发狂!
苏瑜倒是一惊,突然想起来了什么,急忙疑惑地开口问道:“那《数学年刊》发刊了?”
一开始给《数学年刊》投稿的时候,苏瑜整天刷新论文状态,全身心的重视自己的这篇论文能不能被接稿。
现在苏瑜着手了“水果糖”公司的玻璃新材料项目了,对《数学年刊》也没那么关注了,没想到,自己的论文被《数学年刊》接稿了,而且发表了。
“是啊!您不知道嘛?最新的纸质杂志可能还没有到国内,但是电子版的已经出来了。”
台下的一位同学急忙开口。
《数学年刊》作为“数学四大神刊之一”,它在数学领域是有一种“风向杆”的地位的。
每一期的《数学年刊》都意味着最新的世界前沿数学发展情况,全世界从事数学工作的从业者,对每一期《数学年刊》都是很关注的。
每一期的《数学年刊》一出来,数学从业者都会抓紧阅读一下:
看一看世界数学发展的最新前沿方向是什么;
看一看困扰着自己的难题有没有其他大佬给出解决方案;
看一看自己手上的课题有没有跟其他大佬“撞车”;
包括《数学年刊》在内的“数学四大神刊”就相当于世界数学领域的“指导性文件”。
新一期的《数学年刊》电子版一出来,当国内的数学从业者打开一看,瞬间变得振奋起来:
“哇塞,这一期的文章有cha国籍的啊!”
《数学年刊》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不到100篇,去年全年发表论文数量只有88篇。
能在《数学年刊》上发文的难度是很大的,远要比《nature》、《science》主刊发文难度高!
更关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