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头。
这位老先生因为他妻子的问题,在华夏备受争议,但是他给华夏带来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
在苏瑜没有露出头角之前,他就是华夏在国际物理领域的话语人,有他在,国际物理领域就要好好听华夏人说话。
苏瑜坐下后,后排,两位来自滇省大学物理学院的教授,看着自己的副校长苏瑜,很兴奋、很热切,作为一个末流的211,滇省大学原本在世界上是很不起眼的。
或许cern都没听过滇省大学。
但是现在完全不同了,滇省大学因为有苏瑜材料学院的存在,她的材料学在全世界排名第一!
滇省大学的物理学在国内都不是优势学科,更不用说在国际上了。
但是因为苏瑜是滇省大学的副校长,cern也避免不了看到滇省大学,从“北极星”项目开始,滇省大学也加入了cern的国际合作项目。
而有了项目,还是吸引人的国际性大项目,滇省大学的物理学院就不缺乏吸引力。
所以,在“生拖硬拽”下,滇省大学的也有资格参加本次会议了。
滇省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守斌教授,看着坐在前面的副校长苏瑜,满眼热切的开口:“他真的好牛逼啊!”
“是啊!他的牛逼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牛逼,而是带动了全世界的牛逼,是拉动全世界,以建立一种新知识体系、新学科的牛逼!”
坐在李守斌教授旁的,滇省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长江学者”,杨俊辉教授眼神中满是崇敬的开口。
李守斌教授十分认同地点点头,开口道:“是啊,不说全世界,就说这不到两年的时间,因为他,国内的物理专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他主管的“北极星”项目,大部分核心数据分析工作是分配给了我们华夏的。”
“而通过“北极星”项目的数学分析工作,拉升式地增强了国内高校的物理科研能力。”
“有了这物理科研能力,我们华夏人就能进一步参加cern的试验,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了!”
看着会议室最前排,正有说有笑的苏瑜,杨俊辉教授满是敬佩地开口:
“一开始国内还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