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籍,以及厚厚的一沓关于光的氧化和光合作用的文献资料。
苏瑜在这里已经坐了一晚上了,他面前厚厚的草稿纸写满了验算过程。
在瓶颈期卡了那么久,苏瑜还一直以为自己不会有突破了呢,但是一去酒吧,那闪过的灯光,给了苏瑜灵感。
整个“逆氧化修复”的美妆项目,整体思路来源于苏瑜在国家文物涂层修复上的技术路线,各种日化的应用,也说明了该技术路线是没有问题的。
但为什么三年了,整个美妆项目组没有任何突破?
是美妆项目组的7位技术研发人员都忙着当“网红”了吗?
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包括苏瑜在内,所有人都忽略了一点——光。
国家文物涂层修复项目,更多的是针对的土里埋着的文物,这些文物一方面是不见阳光的,另一方面是“死物”。
而美妆项目一是活着的人,而是风吹日晒的人。
或许,这么多年来,其他项目组也有考虑到“光”的因素,但是这是需要一种新的、需要与苏瑜材料学等一些列学科相匹配的,关于“光合作用”和“光的氧化”的新的知识。
而在这个领域,一直都是没有人涉猎的。
没有人涉猎,也就意味着苏瑜没有可以参考的资料和文献,但是没关系,他的脑海中已经拥有了一种比较完备的学术体系了。
“终于完成了!”
当水木大学的图书馆坐满了来上自习的同学,苏瑜满脸高兴地伸了一个懒腰。
通过对整个美妆项目技术储备的处理,苏瑜找到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哎呀,你们也在啊?”
当找到新路线的苏瑜高兴的抬头,准备去研发中心找美妆组的7位研发人员做个实验方案,验证一下,一抬头,他们七个就坐在自己的身边。
一听苏瑜的话,王煜文七人颇为无奈地开口道:“老板,我们已经在这里一晚上了,您的草稿纸,您的水,都是我们帮你弄的!”
“哈哈哈!”苏瑜笑着挠挠头,当他全神贯注的时候,还真的没有注意到他们,苏瑜继续开口东岸:“抱歉,没注意,那啥,抓紧休息一下,我找到新的路线了,如果正确的话,我们就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