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也是严谨的,数据收集,标注试用材料编号、实验时间地点,聚变效果
一开始苏瑜还等的不耐烦,想要抓紧开始试验呢,现在整天泡在实验室了,苏瑜也觉得累得慌。
项安持笑了笑,开口道:“哈哈哈,是啊,老师,我们的项目什么时候开始啊?”
浏览了一下新的实验结果,苏瑜笑着舒出了一口气。
所以,项目的进展速度,完全出乎了苏瑜的意料。
漫长的极夜终于要结束了,终于可以看到太阳了,而这次的试验,也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苏瑜的屁股也被“钉”在了椅子上,昨晚苏瑜坐在书桌上熬了一整夜,不知不自觉就趴在书桌上睡着了。
看了一下日历,苏瑜开口道:“还好,赶在了载人航天发射之前,抓紧把试验整理成论文,我要回国!”
随着一架从南极长途飞来的鲲-20y军用运输机在胶东某军用机场落地。
新一期的《青胶糖大学学报》也正式发布了,而这份学报上刊登了一篇苏瑜为通讯作者,田子凡为第一作者,王振辉、项安持、张文、韦欣怡等八人为第二作者的,题目为《苏瑜核聚变理论可控性浅析》的论文。
这篇论文一经发布,就引起了轰动的效果,但是论文中只是一种“浅析”,只是告诉大家,我们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完成了新的突破。
“终于回来了!”
从飞机上下来,感受着祖国的味道,苏瑜深吸了一口气,他是真的在南极呆够了。
美不坚国,某绝密的核能研究所,这里正在举行一场新的研讨会。
该研究所是五角大楼下辖的研究所,这里曾经诞生过影响世界的“曼哈顿计划”,也就是“美不坚国陆军部原子弹研究计划”。
今天研讨会的就是华夏水果糖大学最新发布的《水果糖大学学报》中的论文:
“我的上帝啊!”
“我们必须承认,华夏在核聚变领域已经遥遥领先,但是他们的南极冰封能量站,运行并不稳定,一直处于试用阶段,但是论文里说的,在可控领域有突破,还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我也同意,我还是坚持传统的核裂变,万一这篇论文是华夏放出来的干扰弹,故意引导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