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正常使用,所以才去冰封冰盖了。
这份厚厚的文件是绝密文件,里面各种项目资料很详细,可行性是很高的。
原因很简单,只要温度足够高,电子就会从原子中脱离出来,物质的第四态就会显现。
但是在核聚变可控领域,人类始终没有实际性的突破。
张明满是羡慕的对吴振开口道:“牛逼啊,吴振,不不不,现在应该叫你吴教授了,瞬间起飞了!跟着苏瑜院士工作就是爽!”
从高铁上一下来,迎接苏瑜的就是各种事务。
跟吴振一起坐在餐厅里的是他的博士同学张明,张明毕业后来燕京工作,吴振来燕京了,抽空了就跟老同学一起聚一聚。
而今天,田子凡院士从南极能量站发来的、苏瑜去做的可控性试验,无疑是让房瀚院士感到震惊的。
没有去水木大学的办公室,也没有去燕京大学的办公室,车队载着苏瑜驶入了长安街上的一栋不起眼、却又十分威严的小楼,小楼前挂着的牌子也很简单,只有五个字——“苏瑜办公室”。
苏瑜身上的兼职多、而且地位高了,也就意味着工作职责多了,很多有关部门的重大专业性决策,很多重大课题的申请、验收,都需要苏瑜。
苏瑜也没着急,耐心地等待着,也刚好趁机处理一下手头下的其他工作、拜访一下几位有关领导。
看着同学的羡慕,吴振耸耸肩,开口道:“我跟你说啊,跟着苏瑜院士一起工作,那酸爽,根本无法形容,我跟着苏瑜院士已经四个月了,现在这是四個月来,我第一次坐下、细嚼慢咽、正八经地吃一顿饭!”
说到这这里,吴振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
别人都看到了他得到了一个国家级课题,看到了苏瑜院士带着他飞,却根本没有看到他吃的苦。
吴振对同学抱怨道:“007已经无法形容我这四个月的昏暗了,跟着苏瑜院士工作,那就相当于一天就要完成一篇sci,还是顶刊的sci!”
“这么说吧,我这一辈子付出的努力,没有这四个月付出的多!”
“我踏马要是早这么努力,我当年也能考苏瑜院士的博士了。”
“不过我也对亏没有考上苏瑜院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