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得认真了很多。
而现在,能让苏瑜这么紧张、恭敬的人已经不多了。
电话里的老者告诉苏瑜,“1110项目”正式立项了,苏瑜是该项目的总指挥,“111所”的所长房瀚院士,以及核安全领域的权威伍自铭院士,两人是副总指挥。
接着,电话里的老者勉励了苏瑜几句,苏瑜笑着点点头。
挂断了电话,看着那绝密的“1110项目”档案,苏瑜的嘴角不由勾起了一丝面对挑战的笑意。
“1110”,这是在“111所”后,加了一个“0”的后缀,意味着这是“111所”的衍生项目,但是这个衍生项目,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
“1110”代表着的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小型化,也就是,它的一期“0项目”,就是可控核聚变的核电站和核弹。
如果一期项目成功,会有二期的“1111”,“1项目”——可控核聚变的核潜艇、核动力驱逐舰、核动力超级巡航导弹、核动力火箭
接着,还有三期“1112”,“2项目”会进入民用领域,民用大型船舶动力、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动力;
四期的“1113”,“3项目”,那会拉开一场彻底的能源革命——车载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也就说,在自发电和室温超导已经成熟的条件下,搭载着“3项目”的汽车,可以几十年不用任何外部能源;
而当前面的四期项目全部完成,五期的“1114”,“4项目”,深空探索宇航器动力系统,也将会拉开全新的序幕。
而该项目,最终的“0111”项目,是通过可控核聚变,是给火星造个定轨小太阳,改造火星、移民火星。
整个“1110”项目是很庞大的,甚至要比苏瑜的自发电材料项目都大,而且时间跨度超级长。
但是一想到这个项目的挑战性,苏瑜就觉得兴奋。
现在自发电材料、室温超导材料已经逐步成熟了,如果再加上可控核聚变,人类将会彻底摆脱化石燃料,进入新的文明纪元。
苏瑜双手交叉,站在办公室的窗前,享受着灿烂的阳光。
这几年自发电材料和室温超导材料的应用,华夏已经很少有雾霾天。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