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沉思着:要不也跟废土世界一样,在可控核聚变领域走“大”的路线?
毕竟这个路线可行性大了很多。
但是思考了一会儿后,苏瑜摇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苏瑜的“111系列”项目,未来的发展基础,就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小型化。
“没关系,虽然路难走,但是现实世界里,我可是聚集了整个华夏的科研力量呢,而且经过这近二十年的发展,华夏的科研力量可是很厉害的!”
苏瑜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了一下,开始认真工作了,他这次来废土世界,主要目的可是为了“青胶糖大学数学学会”的ppt呢。
找了一个简单的ppt模板,苏瑜开始认真的做ppt了。
当然,结合着这近一个月,自己在废土世界接纳的新知识,苏瑜在这个ppt里,也额外加了关于核聚变领域“大”的数学路线。
苏瑜一个人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所以,会在这个数学学会上,苏瑜打算抛出“小”和“大”,两个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数学理论路线,至于哪条路走得通,那就不是苏瑜能把握的了。
这就像是爱因斯坦,他并没有制造原子弹,也没有在核能的应用上有任何直接的成果,但是原子弹、高能物理,很大一部分是根据爱因斯坦的学术发展的。
苏瑜也一样,他在这次学会会议上抛出的只是理论,而且只是数学理论。
人类会根据苏瑜的理论,像是研究原子弹一样,研究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而至于说到底是大?还是小?苏瑜也把握不足。
但不论哪条路走通了,苏瑜都是被历史记录的奠基人。
虽然抛出了两个技术路线,但是苏瑜还是要坚持着“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小型化的科技路线。
因为这个路线可能难度大,但是一旦走通,那会带着人类走进太空时代,这是彻底改变人类文明的!
而“大”的技术路线,更多只是改变了发电形式而已。
至于这两条路,哪条路能走通,苏瑜也无法决定,因为这是整个人类的事情,是需要整个人类的智慧的。
所以,到底能走通哪条路线,哪条路线就是未来人类历史课本里所谓的“历史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