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麻烦?”
徐翀咬紧牙关,竭力狡辩:“我只是秉承公义之心而来,根本没有受到谁的指使。”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姜峰,坦然道:“似司空暮这种盗贼,本就人人得而诛之。岂能因人求情便要赦免其罪?”
姜峰忽然问道:“你知道司空暮救过多少人吗?”
徐翀冷哼道:“拿着不义之财救人,算什么好人?用别人的钱做好事,算什么慷慨?”
他越说越是气愤:“那些无知百姓,根本就不明白,司空暮并不是在救他们,而是在害他们。”
“什么侠盗,不过是陷他人于不义的恶贼!”
“百姓无知愚昧,换我,宁死也不受之。”
姜峰沉默。
徐翀是不是真的那么有骨气暂且不说。
司空暮这个事情,他本身也知道是不对的。
只是他无法说那些百姓就是错了。
百姓都快饿死了,病死了,这时候有人伸出援手,你让百姓还要去考虑他是不是出自真心,钱是否来历清白?
况且,司空暮并非杀一人而救一人。
他偷的钱财,大都来自那些家财万贯的商贾之家。
那些被偷了银子的人,也并没有因为他的偷盗而陷入绝境。
倘若被偷之人因此而死了,那是另一回事,罪名上会更重一些。
姜峰并不提倡这么做法,但事出有因,他觉得司空暮也不应该为此付出生命。
更何况,杀人之事完全就是栽赃。
再说,他也根本不相信徐翀如其说的那般铁骨铮铮。
许多人对于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总带着一种嗤之以鼻,指点江山的傲气。
总觉得若是换做自己就会如何如何。
俗称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因为事情没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也不会去设身处地的考虑别人的境遇,只会用自己的行为准则强行套到别人身上。
姜峰沉吟片刻后,道:“你只是固执而偏见的看待一个人。”
无需去判断徐翀是不是真的为正义发声。
一个读过几年书,便口口声声称百姓为贱民,视为愚昧无知,心中又岂有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