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
天地尽佛光,人间如佛土!
整个雍州城变得无比祥和,安宁。
魏玄觞大手一挥,将佛光隔绝,眼神凝重的望着天上的佛像。
安宁郡主看着这位陌生的老人,给姜峰传音问道:“这位前辈是谁?”
姜峰传音道:“这是魏玄觞,魏老前辈。他托我调查云泥镇的事情。”
到了此刻,他才有时间,将靠山王墓穴里的事情说了一遍。
安宁郡主恍然大悟:“原来罗骁是当年隋国皇室的后裔,难怪他要叛国。”
可接着,她似是犹疑了片刻,又传音问道:“对于罗骁方才所说,你又是怎么看呢?”
她指的是文帝复兴儒道,抬高文臣,打压武将的国策。
这条国策历经四朝,仍未更改。
而且,近来朝堂传有风声,陛下有意改革,往后各州府衙将以刺史衙门为首,以此制约节度使府衙和不良人府衙。
这并非空穴来风,朝中文臣向天子进策,天子并未当场反驳。
未当场反驳,便是有可能执行。
姜峰以前是读书人,如今加入不良人,只能归于武将的行列。
倘若陛下当真要推行这条政策,朝中的不良人和武将,将会遭受更大的打压。
姜峰自然明白安宁郡主问的是什么,他略作思忖,传音回道:“自古文人治国,武人守国,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实际上并不应该有高低之分,只是大家分工不同罢了。”
“景国虽然安定,但神州犹有战争,武将更有伟力在身,而文人却没有修行之路,再怎么闹,也威胁不了武人的地位。”
“罗骁所言,不过是为了一己之私。毕竟叛军造反,总要给自己打个旗号。”
言下之意,姜峰并不认同罗骁的说法。
安宁郡主沉吟道:“文帝当年抬高文臣,也是无奈之举。武将势力太强,不利于朝堂稳定。当今陛下也是在竭力维持一种平衡,只是这种做法,在许多武将心中并不认同。”
姜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至于他心里是不是真的这么想,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安宁郡主本想再解释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