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不觉然间牺牲自己来成全别人,甚至还会影响到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
这样的人,如何能好?
他不过是,遵从本心,好与坏向来不甚在意。
宫姝蘅背着空荡荡的背篓出了医馆,然后想着老二的话,先去看了看种子以及要用到的针和绞剪。
兴州府已经有一条很有名的巷子叫磨针巷,专门磨缝衣针的,可惜现在已经没有了。
但是循着大概方向找过去能找到杂货铺子,里面有这东西。
不止有缝衣针,还有现成的绞剪,各种的线。
宫姝蘅觉得太多东西需要买,但是银钱有限。
只紧着这两样东西买了。
就觉得很贵,她背了一篮子药草卖的钱就只买了两根缝衣针和一把绞剪。
浑然不知她没有讨价还价,买贵了。
随后才去跟人打听卖种子的地方。
洪灾过境,片甲不留,这会儿的粮种都是从天都征调,然后从周边征集来的,全部在州府署衙手里。
想要买到粮种很不容易,不是有钱就能行的。
比如服役给粮种,比如还需要登记暂居地,还有垦出来的土地面积。
宫姝蘅对此一窍不通。
知道大概的买种子章程之后她脑子里迅速的把他们家里的情况过滤整理了一下。
没爹没娘,有两个哥哥在服役,家里剩下嫂子和二哥三姐四哥五姐 加上她八口人,需要分成两户。
暂居在……
完了,她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有苏青良和庄景安的姓名,在服役的册子上能找出来,宫姝蘅顺利的给两家都办了户籍,还领到了三斗麦种。
还被允许去探望服役的兄长。
对于此次灾情,天都那边看起来很重视。
重建的决心也很大。
不大不行,兴州原本都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结果毁于一场天灾,损失实在太重。
以至于对国力都有影响,必须得安抚百姓,尽快重建。
三斗麦种将背着的篮子塞的满满的,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
宫姝蘅捏了捏没花出去的碎银子有点不甘心,加上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