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几分执着:“年轻人,你这话可就有些偏颇了。如今之所以军阀混战,根源在于清末以来民生凋敝。倘若人人都能吃饱穿暖,又怎会有人轻易投身军旅?所以说,当下兴办实业、振兴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等人们读了书,明白事理,有了实业,人人都能挣钱养家,这战乱自然而然也就平息了。”
周亦云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反驳道:“老先生有所不知,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手段极为狠辣,他们通过不平等条约牢牢控制着我国的海关、铁路等重要经济命脉,大肆倾销商品,疯狂掠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工业举步维艰。国家一日不统一,便无法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更无法废除那些不平等条约。如此一来,即便兴办再多的工厂,也不过是沦为列强砧板上的肥肉罢了。”
两人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交谈中,周亦云惊讶地得知,眼前这位老者竟是大名鼎鼎的杨度。周亦云心中一动,言语间开始隐晦地向杨度阐述未来红色主义的理念,从社会公平到人民当家作主,从生产资料的合理分配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杨度静静地听着,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若有所思。待两人告别后,周亦云重新沉浸在书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图书馆里的人越来越少,周围愈发安静。但周亦云仿佛被书中的知识和刚才的讨论点燃了热情,依旧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直到管理员轻声提醒要闭馆了,他才如梦初醒,恋恋不舍地合上书,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回书架,带着满脑子的思考与感悟,缓缓走出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