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提醒发挥了关键作用,第一团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并未遭受重创。在第二团的全力支援下,他们齐心协力,成功击退了敌军。林虎见大势已去,只能带着残部 3000 人,灰溜溜地逃到了江西。
就在此时,周亦云收到了一封紧急电报,上面命令他回师淡水。原来,在惠州的杨昆汝部宣布脱离陈赞三,阵前反正。随着惠州的归降,整个东江地区再无陈赞三的势力,第一次东征就此胜利结束。周亦云心里清楚,杨昆汝的投降恐怕另有隐情,很可能是假投降,但校长还是选择了接收,并要求他撤军,周亦云无可奈何。
恰在此时,章士梁派遣参谋前来谈判,他们也接到撤退的命令,双方达成一致,同时撤军。周亦云怀着沉重的心情,带着阵亡将士的尸骨返回了淡水。后来,他才得知,领袖先生病情危急,光头正是因此才匆忙撤军。
当东征军胜利、陈赞三被击退的消息如春风般吹进淡水城,整座城市瞬间被点燃,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海洋之中。
街头巷尾,男女老少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胜利后的狂喜。老人们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孩童般的笑容,他们相互搀扶着,脚步虽蹒跚却急切,嘴里喃喃念叨着 “可算太平了”,要亲眼看看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景象。年轻人们活力四射,兴奋地欢呼、呐喊,声音在大街小巷回荡,他们彼此拥抱,跳跃,用最热烈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畅快。孩子们像脱缰的小马驹,在人群里嬉笑奔跑,手中紧紧攥着鞭炮,那是他们对这场庆祝最迫不及待的参与。
刹那间,清脆的鞭炮声如潮水般涌起,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噼里啪啦” 的声响,仿佛是大地奏响的胜利交响曲,每一声炸响都饱含着对苦难过去的告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鞭炮的纸屑似红雪纷纷扬扬,落在人们的肩头、发梢,为这场欢庆染上了一层浪漫而喜庆的色彩。
店铺纷纷敞开大门,原本冷清的街道一下子热闹起来。店主们满脸笑意,动作麻利地将新鲜的货物摆上货架,热情地招呼着往来的顾客。茶馆里,座无虚席,人们围坐在一起,桌上的香茗还冒着热气,大家的话题却全是东征军的英勇事迹,言语间满是敬佩与感激。酒楼中,酒香四溢,人们举起酒杯,相互碰杯,酒水在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