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安从系统空间取出两个陶瓷瓶,把丹药倒在手心,生子丹散发一股好闻的淡淡药香。
她老年过得好不好就全看手上的丹药了。
清朝讲究多子多福,不知道是不是胤禟体质问题,成婚七八年,原主和其他妾室生下的都是女儿,没有一个儿子。
记忆中,原主因为没有生出儿子,加上不受胤禟喜爱,只能将委屈往肚子咽,忍受着宜妃一次又一次的冷眼。
时安从小很羡慕那些在父母爱护下长大的女孩,加上她一路磕磕绊绊长大,更能感受到女子在社会中打拼有多么不易。
在现代,女人最起码还有自由,但,这是清朝。
无论是康熙还是雍正,拉近蒙古最喜欢的手段就是联姻,他们看不见死在蒙古的女儿/妹妹,只会觉得可惜,然后又会立马安排另一个公主过去抚蒙。
清朝皇室公主们前半生被困在逼仄狭小的皇宫内,不得自由,长大后,皇阿玛觉得你享受了公主的待遇就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离开熟悉的地方去人生地不熟的新环境。
公主不够就换孙女侄女,时安不想自己怀胎十月辛辛苦苦生下的女儿遭受这么一遭。
反正都要生,那就生一个儿子,继承未来九阿哥的爵位,免得便宜其他庶子。
一个月后
经过红梅提醒,时安才发现自己这个月月事已经迟了四五天。
她轻轻抚摸着小腹,脸上流露出一抹柔情,每当想到自己腹中那血脉相连的小生命,心中便洋溢着无法言喻的喜悦。
从此,她不再孤单一人,这份喜悦让她满心欢喜。
让红梅先把这件事瞒下来,毕竟内务府经历了一场大变动,尽管包衣世家尚未发展到后来的庞大规模,但其多年积累的底蕴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荡涤一空。
谁能保证没有怀恨在心之人,将她视为报复的对象
待一切尘埃落定,已是一个多月后,这个时候宜妃将儿子儿媳从阿哥所唤来。
翊坤宫内
时安和胤禟两人正端坐在椅子上。
时安偷偷抬起头,瞥见宜妃只是佯怒,于是轻轻扯了扯胤糖的衣角。
胤禟正在神游太虚,对额娘的教诲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