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生存记 > 第五百零八章发展川蜀(2/3)
益州这里不仅有大量的竹子,而且竹子生长的非常快速,可以降低对树木的依赖。

    之前已经尝试用竹子造纸,虽然纸张有些发黄、粗糙,但写字还是没有问题的。

    霍东还要大力发展井盐、蜀锦,需要形成规模化。

    霍东让古义负责益州的造纸,让尚校负责蜀锦,李强负责井盐。

    现在霍东已经让益州的佃户、流民、奴婢重新有了户籍,之前霍东已经颁布律法,雇佣百姓需要支付钱财。

    为了筹建这些工坊,需要拿出大量的铜钱,霍东在益州缴获的那些铜钱派上了用场,为了不影响益州的物价,霍东让冯立适当放出一些缴获的“蜀五铢”。

    刘焉、刘璋父子在管理益州时铸造发行了一种小五铢钱——“蜀五铢”。

    蜀五铢铸工还算精整,一般重量为四铢左右(一铢为065克)。

    相比于建武五铢和四出五铢,“蜀五铢”还是存在轻微的贬值,但已经比汉末减重的五铢钱优质很多,尤其是与破坏汉末经济的董卓铸造的“小钱”相次,这种蜀五铢简直是难得的良币。

    董卓在迁都长安后,因为钱财问题而苦恼,后来就想出来自己铸造铜钱,贾诩深知董卓有掠民之意,便拿着重量不足一铢(一铢为065克)的“小钱”样品给董卓。

    这小钱差不多就是一个“铜环”了,甚至可以当戒指带了。

    董卓看到小钱后非常满意,于是便开始大量制造小钱,东汉的各个诸侯、大族纷纷效仿,开始铸造小钱。

    铸造早的可以掠夺他人,铸造晚的为了减少损失也必须铸造,东汉的经济开始瓦解,许多地方只能以物换物。

    霍东一直都在用相对较重的五铢钱做交易的货币,不承认小钱,杜绝小钱在他地盘的流通。

    现在缴获这么多的“蜀五铢”,只能暂时先用一段时间了,等到攒够足够多的铜后,霍东会重新铸造铜币。

    霍东可不准备像刘备入蜀时那样铸造“直百五铢”,那样等同于饮鸩止渴、杀鸡取卵,会让百姓再无活力,经济也会持续下沉。

    一个“直百五铢”大约重十五铢,大约是“蜀五铢”的四倍,但一枚直百五铢却要赋予一百枚蜀五铢的价值。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