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蔡邕为什么还没死,董瑜心中也有了判断。
毕竟他的便宜老爹没死在长安城中,蔡邕也就不存在因为董卓之事开罪王允了,自然是能留下一命。
蔡邕可是汉末文学大家,在这汉末乱世,他的名望可以说是最顶级的那拨人之一,只要他不死,以后对董瑜的名声可是会有大助力的,所以既然遇上了,董瑜肯定是要将蔡邕绑在身边。
董瑜带兵策马朝着未央宫行进,路上遇到的几波并州溃军都被他杀散,至于正在劫掠的西凉军,他也是尽可能的阻止。
但是收效甚微,他带着兵马一走,立刻就有新的西凉兵劫掠而上。
此时的内城早已如外城一般,只怕这场浩劫过后,内城的人口也会十不存一。
就在这时,一队人马迎面杀来。
董瑜定睛看去,竟是一员小将护送着几驾马车行来。
那小将见到董瑜一行,二话不说便挺刀策马杀来。
董瑜以为是某家王公想杀出城中避难的,原本也不欲过多纠缠,不料这小将竟是率先出手。
董瑜冷哼一声,他虽然还未掌握“捭阖钺”的要义,但是一身蛮力可不是说说的,凭借这一身蛮力,他自信三斧之内,就连吕布也得避其锋芒。
说时迟那时快,小将长刀劈落,董瑜已是大斧斜撩而上。
刀与斧在空中对撞,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小将的战马被这一击震得人立而起,前蹄在空中踢踏,发出阵阵长嘶。
董瑜第一斧占了上风,自然是不会错过机会,第二斧也已顺势而下。
那小将也是勇猛,只见他咬紧牙关,战马前蹄还未落地,便已一刀直刺而出,刀尖点在巨斧之上,竟是将董瑜威猛霸道的第二斧以巧劲化解。
董瑜心中大惊,急忙策动胯下玉龙驹。
玉龙驹仿佛通晓董瑜心中所思,只见其一声嘶鸣,便飞驰而出。
董瑜人借马势,盘古斧在两人交错之时,再度横劈,直取小将后腰。
小将此时已经无法再做调整,他只能强行侧转身体,长刀快速收回,护持在自己身侧。
“轰”又是一声巨响,两马交错而过,董瑜额头已经冒汗,这三斧他可是实打实的使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