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笑着解释了一下,说:“《收获》虽说刊物名气比《bj文艺》响亮一些,但远在明珠,江组长觉得,把你的稿子寄过去,然后再等反馈,太浪费时间了,就联系了德凝同志。
当然,在哪家刊物上发表,还是要取决于你的意见。”
张德凝迫不及待地说道:“晓声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收获》是比我们名气大,但我们《bj文艺》的名气也不差的好吧,我们刊物的发行量也不比《收获》少。
你不能因为《收获》杂志的主编是巴金先生就对它另眼相看啊。”
梁晓声急忙解释道:“没有没有,我不是那个意思,您误会了。”
张德凝哼了一声,扭脸儿就对高远就如同春天般的温暖,道:“师弟,你是咱京城土生土长的优秀青年作家,你得支持本地杂志社的发展壮大,你说对不对?”
“师姐,作家可不敢当,我充其量就算个作者。您把话说到这个程度了,我肯定支持咱京城本地刊物的发展的,那啥,我就想问问,我这个小说,您能给多少钱啊?”
张德凝又问:“你写了多少字?”
高远回答:“五万多字,已经截稿了。”
张德凝想了想,说:“虽然师弟你声名远扬的,但在小说界还是属于新人,我能做主,给你千字5元。”
高远呵呵一笑,看向梁晓声,直言不讳道:“这就是你们北影厂想要笼络我拿出来的诚意?千字5元,谈都别谈了。”
“高远你等等,这跟北影厂无关啊……”
梁晓声话音刚落,张德凝先绷不住了,抢先一步抓住高远,满脸不好意思,解释道:“这事儿确实和晓声无关。
这是我做出的决定,师弟,我希望你清楚,这毕竟是你第一次创作的小说,小说跟剧本、作文创作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得经过市场检验才能知道优劣。
所以,编辑部不可能一开始就给你开高价的。
我们编辑部对你没有信心也是因为……”
“因为我是个新人?师姐,你不要跟我说什么标准,谈标准,我比你懂,我这本书作品不会给你们的,就这样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