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他们知道,这场战斗已经没有退路,唯有拼死一战,才能守住这片阵地。
鬼子的坦克越来越近,国军士兵们屏住呼吸,等待着最佳的攻击时机。
突然,一名士兵大喊一声,从掩体后冲了出来,手中紧握着一捆手榴弹,朝着鬼子的坦克奋力扔去。
手榴弹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准确地落在坦克旁。爆炸声响起,鬼子的坦克被炸得停了下来,履带断裂,炮塔上的机枪也哑了火。
“杀啊!”国军士兵们高声呐喊,趁着鬼子坦克瘫痪的瞬间,冲上前去,与鬼子展开激烈的肉搏战。
8月10日。
淞沪会战进入第三天,战局愈发严峻。
日军陆军与海军陆战队在飞机和舰炮的猛烈支援下,相继攻占了沿海滩涂阵地。尽管中央军将士们拼死抵抗,但面对鬼子的强大火力,实力的悬殊让防线逐渐崩溃。
士兵们再勇敢,再无畏,也难以抵挡鬼子舰炮的狂轰滥炸。
阵地上,炮弹如雨点般落下,爆炸的火光吞噬着一切。
中央军部队在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后,战区司令部经过紧急商讨,最终决定放弃外围的第一道防线,将剩余的部队撤至第二道防线,试图在此阻止鬼子的继续推进。
与此同时,海军部队也面临着生死抉择。自知无法与日军的联合舰队正面抗衡,为了阻止鬼子进入长江,海军毅然决定将军舰集体自沉在长江入海口。
这一悲壮的行动成功阻挡了鬼子联合舰队进入内江,但也意味着海军将士们失去了最后的战斗工具。
吴淞口炮台也在鬼子占领两侧阵地后,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炮台上的将士们在撤离前,含泪将岸防炮全部炸毁,绝不让这些武器落入鬼子手中。
爆炸声在炮台上接连响起,火光冲天,烟尘四起。将士们站在远处,望着曾经坚守的炮台,眼中满是泪水与不甘。
原本,国军计划在第二道防线上全力阻击鬼子,然而,战局的变化远超预期。鬼子的进攻异常猛烈,飞机和大炮不断对防线展开狂轰滥炸。
国军的飞机虽然拼死抵抗,但在数量与火力上处于绝对劣势,损失惨重。
天空中,鬼子飞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