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嬷嬷,炳哥儿曾在码头、镖局、筑工均做过事,想必广交好友吧?”
甫一回到葳蕤院,虞殊兰便唤来安嬷嬷。
安嬷嬷听了这话,再从王妃和琼枝那有几分暗沉的脸色上,瞧出不对劲来了。
王妃像是被人找了麻烦了。
她忙不迭地回答:“炳儿结交的均是市井民众,不知能否帮到王妃。”
虞殊兰颔首,市井民众,她要的就是这芸芸众生。
“嬷嬷,本妃知您不愿叫炳哥儿没入奴籍,这才舍了家生子的身份,叫炳哥儿在外谋工。”
安嬷嬷回答道:“王妃,这正是老奴的苦衷。”
虞殊兰上前一步,拉过安嬷嬷带着褶皱的手,嬷嬷手心的温度是那般温柔和蔼。
“可终究干的是苦力活,利润也极为微薄。”
安嬷嬷低下头去,她怎能不知,若叫炳哥做了家生子,一月的月钱便能顶了他三个月的苦工。
可为人家奴,怕是难以求娶一位好姑娘了。
“上次靖安侯一事,本妃便发觉炳哥儿做事胆大心细,有意请炳哥儿为本妃做事。”
安嬷嬷闻言心下一惊,连忙跪下。
可虞殊兰却一把将她扶起。
“并非是要签了卖身契,而是替本妃在暗中留意动向,如同嬷嬷为本妃留意齐王府动静那般,月钱按一等管事结算。”
虞殊兰见安嬷嬷有所动容,沉声说道。
“嬷嬷可知,千门八将中谣之一将。”
安嬷嬷思忖,谣将,散布谣言,动摇人心。
这确实对于在江湖上摸爬滚打过的炳儿来说,是件合适的差事。
而且,仍是良籍,只不过要在暗处做事罢了。
但月钱不菲,且不必再起早贪黑卖力气。
“老奴多谢王妃抬举,待会儿便将炳儿带来拜见王妃。”
半个时辰后,“安炳拜见王妃,娘娘万福,今后单凭王妃差遣。”
炳哥儿说话中气十足,人也瞧着孔武有力,却礼仪周到,是个沉稳的人。
虞殊兰开门见山:“你身边可有好友想去那‘拼夕夕’拿到一文钱的东西,却苦于家中人口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