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 第111章 争议(2/3)
,网开一面。”

    刘骜在奏书上徘徊,最后抬起头,看向四周围的大臣们,问道:,你们认为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

    一时间,大殿之内鸦雀无声,众臣面面相觑,各怀心思,片刻之后,王商率先打破了沉默,站起身来,言辞恳切地说:“陛下,陈汤曾为国效力,立下赫赫战功,如今虽有小过,然其忠心可鉴,望陛下明察。”

    孔光也随之附和道:“大将军所言极是,今日之失或出于一时疏忽,而非故意为之,陛下若能宽容待之,必能激励群臣。”

    淳于长亦表态支持:“若因小过而弃之,实乃我朝廷之损失。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翟方进却持不同意见,神色严肃:“陛下,国法如山,不容轻徇私情。陈汤此次之失,已触犯律条,若不严惩,何以服众?”

    朱博亦紧随其后,言辞犀利:“陈汤虽有战功,但功过不能相抵。此次之失,若不重罚,恐日后无人能守汉律。”

    两派大臣各抒己见,大殿之内气氛愈发紧张。

    刘骜眉头微蹙,慢慢起身,迈下台阶,头顶的玉旒轻轻摇晃,扫视着这两派的大臣,做出了决断:,“陈汤与解万年,罪恶深重,贬为庶民,发配敦煌。”

    王商见状,急忙上前一步,欲再谏言:“陛下……”

    “退下!”刘骜一声厉喝“朕意已决,休要再多言!”

    王商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吓得不敢再言,只能黯然退回原位。

    刘骜的语气渐缓:“陈汤虽有昔日功劳,然今日之过,亦不可轻饶。朕念及往昔,已留他性命,此已是仁至义尽。望诸位大臣以此为戒,莫要再有二心。”

    之后宣布退朝,大臣们纷纷走了出去,有的则成群,低声交谈,在议论着今日的朝议,殿门缓缓合上,发出沉重的声响。

    北阙门外,王莽不断地来回走动,正在等候着结果。王商走了出来,一脸失望地道:“巨君,我等已然尽力了,陈汤被贬为庶民,流放敦煌。”

    王莽对这个结果显然不满意,因为陈汤流放敦煌无疑是九死一生。

    这声音打破了北阙门前的沉寂,大臣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王莽双膝跪地,额头几乎贴在地上,声音带着几分哽咽:“陛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