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宣,你今日进宫,所为何事?”皇帝放下奏折,声音低沉地问道,带着一丝疲惫。
“父皇,虽然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京城近来发生的几件动摇大逸根基的大事,都隐隐与二皇兄和母后有关。”谢锦宣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谨慎。
皇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猛地放下手中的奏折,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谢锦宣!你非得在此时提这些?!”皇帝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你别忘了,无论如何睿王是你的哥哥,皇后是你的母后,你……”
赵锦宣闻言,连忙跪倒在地,语气坚定地说道,“父皇息怒!儿臣哪能忘记这些,只是父皇,您不觉得现在的事,桩桩件件越来越过分了吗?”
他抬起头,目光直视着皇帝,眼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只有坚定和恳切。
“父皇,儿臣知道,您一直对二皇兄和母后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保持警惕,不能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
谢锦宣顿了顿,继续说道,“儿臣并非空穴来风,之前的事不提也罢,可这次江南城,李知府只不过是个棋子罢了,要不是事出紧急只得速速将他砍头震慑,想必能挖出不少内幕,甚至还有前些日子发生的刺杀事件……昭昭受了重伤,我们不但要赈灾救人,还要连番遭人刺杀,腹背受敌!父皇,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皇帝的脸色阴晴不定,他紧紧地盯着跪在地上的谢锦宣,像要将他看穿。
“你有什么证据?”皇帝的声音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
谢锦宣摇了摇头,坦诚地说道,“父皇,儿臣恳请您能够对这些事情进行深入的调查。这关系到大逸的江山社稷,关系到千千万万百姓的福祉啊!”
皇帝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锦宣,朕明白你的担忧。但是,这件事牵扯甚广,朕不能草率行事。”
御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龙涎香的烟气还在缓缓飘散。
许久,皇上长叹一口气,语气带着一丝疲惫,“这件事,朕会认真考虑的。你先下去吧。”
夜幕降临,御书房内只留下一盏孤灯,昏黄的光芒将皇帝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射在冰冷的地面上,显得格外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