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征召,绝食而死的行为表示赞赏,这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值得后人学习。因为谢枋得比文天祥生得早,死得晚,所以就用“叠山迟死文山早”这样来表达……
他都听得很认真,都忘记了吃菜,杨总兴趣正浓,他说林老师,给我们讲讲文天祥的故事,我最喜欢他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说:
“杨总先吃菜喝酒,然后我们再继续讲。”大家都举杯,互相敬酒,领导很满意,鼓励示意我继续加油。我说:
“听闻杨总也喜欢历史,国学文化,接下来请杨总来讲,我愿洗耳恭听。杨总说:
“在忙林老师面前讲,那真正是班门弄斧,不自量力。请林老师不要推辞,满足我这位爱好者的求知欲,大家举杯,敬林老师!”推托不去,我说大家承让了,开始讲文天祥的故事:
“布衣状元文天祥:公元1236年出生于江西庐陵,原名文云孙,字天祥,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后裔。父亲文仪学识十分渊博,为了买书宁可当掉衣服的书痴,虽然一生没有做过官,但却培养出一个品学兼优,才貌双全的儿子。21岁参加考试,一路过关斩将,殿试答对策论时,一篇以【法天不息】的万字策对,不打草稿,一蹴而就。
宋理宗非常欣赏,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将他钦点为状元。于是文云孙便改名为文天祥,字改为宋瑞。
公元1529年,元军开始大举攻宋,宋军孱弱的战斗力,根本无法抵御强大的元军,朝野上下束手无策。当宦官董宋臣建议理宗迁都时,满朝文武竟无人提出异议。当时任宁海军节度判官的文天祥,仗义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正人心,但理宗没有采纳。文天祥一气之下,自己罢官,回家休息了。不久,元军退兵,文天祥被请回朝廷担任刑部侍郎,因为政见不和,屡遭弹劾,37岁的文天祥就主动申请退休。
公元1274年,元军再次南下,欲灭宋朝,年仅六岁的宋恭帝由谢太后代为颁布《哀痛诏》号召各地豪杰义士出兵勤王。
陈天祥接到诏书后痛苦流泪,旋即散尽家财,组建集结了万余义军准备出兵勤王。朋友对他说,元军来势汹汹,你这区区乌合之众,根本就是去送人头。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