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新皇登基的威严与盛景。”
李修连忙应道。
“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只是这大典所需的诸多物件,还有仪式流程的最后确认,仍有些细节需要与陛下商议。
比如,大典上所用的祭天祝文,需由陛下过目定稿;还有陛下登基所穿的冕服,也需陛下选定样式。”
苏长青略作思忖,说道。
“祭天祝文,着翰林院学士尽快拟好呈上,朕审阅后再定。
冕服样式,就依照先皇登基时所穿,加以改良,凸显我大乾新气象即可。”
“遵旨。”
李修恭敬领命,又接着请示,“大典那日,各国使臣也会前来朝贺,接待安排事宜,臣也会一并处理妥当,但不知陛下对各国使臣的回礼可有什么特别的指示?”
“回礼之事,既要彰显我大乾的大国风范,又要根据各国与我朝的亲疏关系、往来贸易等情况区别对待。
你先拟个回礼清单呈上来,朕再斟酌。”
“是,陛下圣明。”
李修再次行礼,退到一旁。
苏长青成为新皇的消息,快速传遍整个皇城。
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氛围。
街头巷尾,百姓们奔走相告,脸上都挂着抑制不住的笑容。
茶馆里,座无虚席。
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老者,放下手中的茶碗,捋了捋胡须,感慨道。
“新皇登基,这可是咱大乾的大事啊!
秦王做皇帝,这下好了,指不定能给咱老百姓带来多少好处呢!”
旁边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立刻接话,满脸兴奋。
“那可不!我听说秦王殿下平日里就关心百姓疾苦,之前闹灾的时候,还亲自去赈灾呢。
以后日子肯定越过越好,说不定税赋都能少点!”
“是啊是啊,我就盼着新皇能让物价再降降,咱这小本买卖也能多赚点,一家人的日子也能宽松些。”
与此同时,皇城的商贾们也聚在商会里讨论着。
“新皇登基,百业待兴,这可是咱们生意人的好机会啊。
只要新皇政策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