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月的严格训练,福建的第十一师和第十二师逐渐展现出了一定的战斗力。
鉴于此,段宏谟也做出以下决策,他决定将童保暄的第十师、田中玉的第十一师分全部调往山东,用来配合北平的第二师以及其他皖系部队在战斗打响后能够快速拿下河北,从而解除北平危机。
另外,段宏谟命令安徽的第五师傅宜生部以及山东的第八师楚波部进入河南,对河南的北洋队伍进行强行整编。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自身在河南的实力,还能牵制住直系的三个混成旅,使其无法轻易支援河北。
最后,段宏谟将剩余的第一师、第三师和第六师对江苏形成包围,这三支军队是段宏谟手中的精锐,拥有较强的战斗力。他相信,这三个师一定能够给江苏的直系军队造成巨大的压力,一旦开战也能够快速攻破防线,拿下江苏。
相比于皖系和直系出动全部兵力,奉系的张雨亭则任命张景辉为关内奉军司令。其目的就是为了策应吴子玉,对驻守北平的白建生部形成牵制之势。
双方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军队的频繁调动更是让局势变得扑朔迷离,仿佛一场激烈的风暴即将来临。
这样的局面自然也引起了列强的关注。而由于皖系与日本之间存在着借贷关系还有海参崴的合作,所以日本方面自然不希望看到皖系在这场争斗中落败。但与此同时,他们对段宏谟的势力也有所忌惮。
于是,这群卑鄙的小本子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很完美的一箭双雕的计策。
于是他们一方面支援奉军,企图通过奉军在战斗中削弱皖系的力量;另一方面,又对皖系许下承诺,表示在必要的时候绝不会袖手旁观。
这种又当又立的行为实在是让人不齿,老段等人对日本的这种做法自然是嗤之以鼻。
为了保险起见,老段又让依附于皖系的山西督军阎锡山对河南进行军事威慑。同时让曲同丰暗中防备山西,毕竟不是自己的嫡系,什么状况都有可能发生,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