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亦山此刻心中满是狐疑。
苏远道,字泰岳,不仅曾是本朝首辅,更是当年的辅政大臣。
不过在萧亦山的记忆里,这位儒道高人心境超然,并不喜好权势,不然也不会在十年前忽然退隐朝堂,挂着太尉的空衔在家养老。
“张允和这位苏太尉之间,到底有什么牵连?为何一句话就能让这位十年不理朝政的老臣出手救萧家?”
本要一同前往太尉府,然而这时,萧亦山却感觉神识一阵摇晃。
片刻之间,他便回到了自己的身体。
“怎么忽然回来了?感同身受有时间限制?”
正想着,萧亦山忽然听到一群人的笑声由远及近。
“看来这被动技能是有预警机制的,只要旁人靠近肉身,感同身受就会中断。”
这时,那一行十余人靠近,声音也逐渐清晰。
此刻已是黄昏,斜阳下,一名身穿紫红衣袍的男子漫步于江边,一行人跟在他身后,纷纷道:
“杨公,此次您荡灭倭贼,可是为我大邺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杨公之功绩,堪比武穆,史官必定大书特书。”
“要我说,以杨公之文武双全,未尝不能辅助皇上,平治天下啊。”
为首之人听闻此言,面色略微一变,身后其他人顿时哑口不语。
方才说出此话的中年男子却是一脸不以为然,继续说道:
“怎么?这有什么不敢说的,你们是怕张煜张首辅怪罪?”
当萧亦山看到那为首之人时,心中不由得一震:“竟然是抚南总督杨贺,杨子清。”
那为首之人年约四十,身材高大,面容神俊,行走间,不但步伐稳重,更是透出一股儒雅气质。
“儒道五品,武道四品,当世第一儒将,出海对倭贼万里追杀,诛灭南海倭乱,堪称当今盖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