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 四、洒满阳光的新都工地(2/3)
蔑笑道:“商之为奸,竟至于此也。”

    “其三,墨家派相里勤下山,率一百名弟子做大工师,帮我建造秦都。”

    秦孝公恍然大悟:“好!原来,大良造之宝押在此处。”

    荧玉顽皮一笑:“一说到墨家,二哥准高兴。”

    秦孝公和卫鞅不禁同声大笑。众人谈笑间遥遥可见一道高塬横在右手,西来渭水河道拐了一个大弯,好像骤然被折断一般。卫鞅手中马鞭遥指高塬:“君上,当地庶民将这座山塬叫北阪[1]。跃上北阪,可鸟瞰新都地貌。”

    “自当一看。”

    卫鞅一挥手,马队驰上高塬。众人立马遥望,顿感胸襟开阔。高塬之上,仍然是平坦土地伸向遥远的北方。渭水平原从北阪开始,形成第一道土塬,而后逐次向北方推进,一道塬高过一道塬,直到变成莽莽苍苍的高山密林,变成北地郡和上郡的山地高原。第一道跃起的北阪,在渭水北岸形成了一个向南面张开的巨大弧形。渭水自西而来,在北阪脚下骤然折向东北,沿着北阪东流六十余里,又沿着北阪东塬折向东南,再骤然东折,一涌而入大河。雄峻的北阪好像一个巨人张开了双臂,将渭水揽进了怀抱。北阪塬根至渭水河道,是宽约三四十里的广阔谷地。秦国的新都就要建在这片东西六十余里、南北三四十里的谷地的中央地带。

    秦孝公一看就明白,这片夹在北阪与渭水之间的广阔谷地,实在是关中平原的一块腹心险地。纵有强敌可以攻破东面函谷关、东南武关或西面的大散关,进入关中腹心,这块依山面水纵深宽阔的谷地,也完全可以展开兵力凭险据守,至少可以从容不迫地向北阪撤退,进入北边的山塬地带再行周旋。目前,魏国还占据着函谷关天险和华山要塞,关中东面已无险可守的情势下,这块北阪谷地更显得尤其重要。相比于栎阳的孤城一片四面平川,北阪之地堪称四面要塞的金城汤池。

    卫鞅笑道:“阴阳家说,北阪乃兴秦圣地也。”

    “噢?何以见得?”秦孝公大有兴致。

    “君上请看,这巍巍北阪,乃天赐王座。滔滔渭水,龙行于前。秦都被山带河,南面而坐,正成王天下之大气象也。五德说以为,秦为水德,水性阴平,正应以法治国而大出天下。渭水逶迤于王城,正应彰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