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 第二十五章 对峙上党 一、三晋合谋易上党(3/6)
国成三晋抗秦之盟。如此,可借赵国魏国之力,保实力最弱之韩国长得平安也。”

    “相如之言大是。”虞卿立表赞同,慷慨道,“韩国之谋虽从己出,却与大局有利。秦压河外,韩国岌岌可危,魏国惶惶不安。赵国虽强,单抗秦国却也吃力。若得三晋重新结盟,天下格局必为之一变。”

    “言不及义。”平阳君赵豹[1]冷冷一笑,“两位上卿,究竟接纳上党否?”

    蔺相如淡淡道:“平阳君必有大义之见,愿闻其详。”

    “老夫之意,上党不能要。”赵豹沉着脸,“无故之利,贪之大害。”

    “韩国信服赵国,如何是无故之利?”孝成王不禁插了一句。

    “此言差矣!”赵豹以叔父之身,对孝成王毫不客气,“秦国断绝河外之道,正是要逼韩国交出上党。韩国明知秦之图谋,偏偏将上党献于赵国,分明移祸之计也。秦服其劳,赵受其利;赵受上党,必引秦军大举来攻,岂非引火烧身无故之利?一言以蔽之,上党火炭团,万不可中韩人算计,受此招祸之地。”

    “平阳君何其大谬也!”

    随着一声响亮指斥,一个玉冠束发的英挺年轻人从后排霍然站起,正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赵奢已死多年,赵括承袭了马服君爵位,寻常被人称为马服子。由于曾在宫中与当年的太子赵丹一起读书六年,孝成王对赵括分外赞赏,一即位便擢升赵括做了执掌邯郸防卫的柱国将军。论官职,柱国不是高位重臣,然赵括承袭了马服君爵位,便是封君大臣。更兼赵括幼时大有才名,成年加冠后更是见识不凡,在赵国朝臣中已是光彩照人的后起之秀。

    赵括旁若无人,侃侃高声道:“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失国不因四战之地。先君武灵王时,赵无韩国上党之地,胡服骑射拓地千里震慑天下。唯其如此,赵弱赵强,赵存赵亡,不在上党险地也,在国力也,在军力也,在朝野之气也!”只这几句,大臣们眼睛一亮——不愧马服君之子,有胆气。

    “接纳上党与否?根本处,不在韩国图谋如何,而在赵国情势如何!”赵括辞色凌厉一泻直下,“若赵无国力、无大军、无壮心,纵韩国拱手相送,赵国可能守得上党?若赵有国力、有大军、有王天下之雄心,纵韩国不献上党,赵国亦当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