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受挫的消息,虽没下令,但希望白起带病赴军的心意是明明白白的。白起一番沉重叹息,反而力劝秦王立即班师,以免遭受更大伤亡。
回到王宫,秦昭王越想越不是滋味。再度灭赵是本王决断,如今看来,若不攻下邯郸,岂非骑虎难下?秦昭王也不再召范雎商议,立即车驾奔赴蓝田大营,特下王书任命左庶长王龁代王陵为将,立率十万步骑北上,再攻邯郸。
这年秋天,王龁大军再度包围了邯郸。
惊骇之下,山东战国终于出动了。魏国信陵君与楚国春申君各率二十余万大军,合力从河内入赵,猛攻秦军后背。邯郸守军趁势杀出,秦军大败溃退。后撤到上党清点兵马,竟有十余万军士伤亡逃散。消息传到咸阳,秦昭王大急,召范雎商议应对之策。范雎思忖一阵,心知此时秦国已无大军可调,便提出派郑安平带领蓝田大营最后两万多铁骑,驰援接应王龁,能攻赵则攻,不能攻则退回河内野王设防。
“此其人也!”秦昭王当即拍案,“郑安平在赵掌密事斥候四年,熟悉赵国,正当如此。”立刻紧急下书:郑安平率军兼程北上。
郑安平,原本是魏国一个武士百夫长而已。少年时在大梁市井浸泡游荡,精细机警,领一班密探斥候在邯郸刺探消息、制造流言,倒是得其所长,为秦国立下了不小功劳。然则,其人无甚正干才具,更没有一次提大兵统率战阵的阅历。一出函谷关,郑安平当即晕了,不知道走哪条路驰援。铁骑将领建言:王龁部秦军最有可能沿上党退回,当从野王入上党接应。将领不说还则罢了,将领一说,郑安平顿时有了主张:“上党入赵为弓背,安阳入赵为弓弦,近一半路程。传令三军:从河内安阳直插邯郸。”不想一过安阳,恰被正在回师的邯郸守军与信陵君大军迎面包抄,围困旬日,郑安平率军投降赵国。
倏忽两年,秦国大势急转直下。
原本赫赫震慑天下的秦国,顷刻之间大见艰难。秦昭王与范雎昼夜周旋,亲自到函谷关坐镇,派出函谷关守军接应王龁十余万大军班师,方才松了一口气。然喘息方定,快马急报传来凶讯:信陵君、春申君统率六国联军攻秦,河内郡与河东郡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