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秦帝国(精华版)(全5册) > 四、布衣水工李冰震撼了秦国君臣(5/7)
隔水道,一山而致蜀中水旱两患。此等水患,天下独一无二,非万众之力,十年之期,不足以治也。不亦难乎!”

    这番话侃侃说罢,图板两厢的大臣们鸦雀无声了。

    自惠文王取巴蜀,秦人一直以蜀地为无垠陆海,以巴地为江水重镇,前者得富,后者得强,何乐而不为?然得蜀六十年,蜀地非但没有成为秦国后援府库,反倒成了倒贴的一个大包袱。于是,朝野上下自然而然地将愤懑归结到了守蜀的王族大臣身上,对动辄作乱的蜀地怨声载道,指斥他们吞噬了蜀地财富。基于“乱蜀不生财”的朝野口碑,曾有大臣提出“弃蜀留巴”的甩包袱方略。若非上将军白起以“弃蜀必强楚”为由,坚执反对,很可能蜀地已非秦地了。此次,嬴柱对策一出而举朝赞同,实际上是大臣们长期怨蜀的积累而已。今日听得李冰剖陈水患,大臣们方知蜀地穷乱由来已久,而穷乱根源恰是水患。蜀水之患在于山,山乃天成,人岂能治?

    “蜀水若此,无救也。”大田令转身一躬,“蜀水无治,莫若早弃。”

    “诸位之见如何?”秦昭王目光缓缓巡睃,大臣们没有一个人说话,显然默认了弃蜀主张。秦昭王目光在太子嬴柱的脸上顿住了,见嬴柱一脸茫然,又在蔡泽脸上顿住了。蔡泽明朗一拱手道:“臣以为,既是水患为本,便当先听李冰之说,而后决之。”

    秦昭王点点头:“先生但说无妨。”

    “蜀地水患,看似天灾,实乃人祸也!”一双草鞋在厚厚的红毡上跨前两步,李冰对着王座一拱手,慨然高声语惊四座,“蜀人多灾多难,与洪水猛兽相搏,于高山密林谋生;世代为水患所累,家家有洪荒之恨;蜀人苦思治水,若大旱之望云霓也!然则,昔年蜀王昏聩,视水患为天降不治之灾,从无治水之愿。蜀地归秦,庶民厚望治水,秦蜀官府却屡屡以中原战事为大,长期推脱,唯知征赋敛财,不思于民除害,以致岷水河床日高,水患年年加剧。如此世代水患,孰非人祸也!远古之时,洪水荡荡,怀山襄陵,天下庶民尽成洞穴之兽。然有大禹出,率民治水,导百川入海,终成华夏之水利伟业。由此观之,水患虽烈,终可治之。天下水患不足畏,唯畏官不任事。官不任事者,人祸之首也。世间百害皆可除,唯人祸难消也!”

    一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