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公尚差。今次郊祀,三日斋戒、一顿祭肉、片刻春阳,诸位便老态尽显,谈何昼夜轮值,连番奔波?老夫之意,该当全数退隐,老夫也一样!奈何秦王敬老敬贤,着意留诸位与闻国事参酌谋划,老夫方谋划出一个法程,诸位听听。”
“愿闻老庶长谋划。”元老们一片呼应。
驷车庶长署的府丞展开竹简,备细陈述了元老与闻国事之法。法程是三个环节:其一,驷车庶长府会同王室长史署,每旬日向羽阳宫送来一车公文副本,供元老们明白国政大要。其二,元老们可据国事情势论争筹划,每有建言,交羽阳宫总管内侍快马禀报咸阳王室。其三,建言良策若被采纳,视同军功,建言者照样晋升爵位。
老嬴贲一点竹杖:“诸位既能建言立功,又可怡养天年,如何?”
元老们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异议。”之后一阵默然,老臣们似乎有某种预感,又相继提出了几个实实在在的心事。一是咸阳家人可否搬来同住?嬴政笑答,诸位家人尽可一并搬来,羽阳宫不够还可拓展。二是老臣若念咸阳,能否还国小住?嬴政笑答,所有王族老臣在咸阳的府邸,都长久保留,谁想还国,随时可回可居。三是日后若无建言之功,爵位禄米是否便没了?嬴政笑答,诸位既往之功不能抹杀,且日后依然谋国,无非虚职而已;元老原本爵位禄俸依旧,若有建言新功业,仍依大秦律法论功晋爵。如此这般一一明定,元老们再也没有话说了。全场默然良久,白发苍苍的一群王子王孙忽然都哽咽了,涕泣念叨最多的一句话是,只要能为秦国效力,挂冠去职怕个鸟。
了结此事的当晚,年轻的秦王大宴元老。
正在酒酣耳热之际,咸阳快马传车飞到,李斯密书急报:关外秦军开始大举攻赵,国尉蒙武已经亲自赶赴函谷关坐镇粮草。嬴政接报没有片刻犹豫,留下驷车庶长老嬴贲善后,自己连夜赶回了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