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郢寿,漫无边际地会商种种合纵攻秦与重振楚国霸权的长策,一次朝会,至少流去旬日时光。再是朝野对项氏势力的壮大,议论纷纭,每有举发,楚王负刍便密召项燕澄清一回,项燕便得放下军务奔波都城一回。如此多方斡旋奔波,数月之间,项燕在幕府很难连续住过五日,几乎是任何大事都是浅尝辄止,既疲惫又烦躁,身心俱累,只差要病倒了。
直到秦国再度聚兵的消息传来,项燕幕府才清静了些许。
然则,楚王与大臣们的急胜欲望,教项燕更不是滋味。
“父亲,务求速战速胜,已成庙堂不二之论。”项梁一句了结。
“全我将权,强我速战,老夫大将军岂不徒有虚名?”
项燕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怆然一笑,摇摇头叹息一声再也不说话了。无论项燕如何愤懑失望,还是无可奈何地聚将发令了。已经热起来的三月末,楚军终于撤离了陈地十余城,浩浩荡荡地开向了南方。旬日之间,楚军抵达淮水北岸,项燕下达了布防将令:三十万楚军主力,驻守汝阴郊野构筑壁垒;三十万后聚“官军”分两部驻扎,景祺率军十五万驻扎平舆郊野构筑壁垒,屈定率军十五万驻扎寝城郊野构筑壁垒。两三日之间,三部大军在淮水北岸自西北向东南连绵展开,日夜构筑壁垒,气势壮观至极。
大军距都城郢寿不过百余里。楚王负刍的犒军特使,令尹、大司马及各大世族的军务特使,连绵穿梭不绝于道。南楚民众也纷纷跟从各县令入军劳役,或搬运粮草辎重,或辅助构筑壁垒,终日旌旗招展喧嚣连天。王酒、民气、朝野公议交互刺激,楚军战心日炽。汝阴的项燕主力大军营地稍微平和,也是热辣辣一片。平舆、寝城两大营地,终日如社火狂欢一般嗷嗷求战。
四月初,王翦大军开过颍水,在西岸立定了营地。
大军南来,依照王翦预定的方略井然有序地推进着。进兵之期大军两分:王翦率主力大军四十万,以日行六十里的常速稳健推进;蒙武率后军二十万,逐一占据楚军所弃城池,会同南阳郡守派出的接收官吏料民典库,恢复商旅百工农耕,使民生纳入常规。秦军营地扎在了与汝阴要塞遥遥相对的一片山塬河谷地带。
“楚军三城,自西北而东南,状如曲柄,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