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也只是一句话:“岭南多山,人众不便。”
嬴政总是半睡半醒,眼前老晃动着王翦的身影。
蒙武的信使禀报说:上将军原本坐镇寿郢,总司各方。灵渠开通后,蒙武、任嚣、赵佗等,分别在平定百越中都遇到了障碍。最大的难点,是诸多部族首领提出,只有秦王将他们封为自治诸侯邦国,才肯臣服秦国。蒙武等不知如何应对,坚执要各部族先行取缔私兵,并将民众划入郡县官府治理,而后再议封赏。两相僵持,平定百越很难进展,除非大举用兵强力剿灭。上将军得报大急,遂将坐镇诸事悉数交付姚贾,亲率三千幕府人马乘坐数十条大船,从灵渠下了岭南。到岭南后,王翦恩威并施多方周旋,快捷利落地打了几仗,铲除了几个气焰甚嚣尘上的愚顽部族首领,终使南海情势大为扭转,各部族私兵全部编入了郡县官府,剩余大事便是安抚封赏各部族首领了。之后,王翦又立即率赵佗部进入桂林之地,后又进入象地[4]。及至象地大体平定,上将军却陡然意外地病了,连吐带泻不思饮食,常常昏迷不醒,不到半月瘦得皮包骨了。军中医士遍出奇方,只勉力保得上将军奄奄一息,根本症状始终没有起色。蒙武得赵佗急报,决意立即上书秦王,并已经亲自赶赴象地去了。
“倘若上天佑我大秦,毋使上将军去也!”
嬴政心底发出一声深深的祷告,泪水不期然涌出了眼眶。
车马昼夜兼程,一日一夜余抵达淮南进入郢寿。嬴政与匆匆来迎的姚贾会面,连洗尘代议事,前后仅仅两个时辰,便换乘大船进入云梦泽直下湘水,两日后换乘小舟从灵渠进入了岭南。初次进入南海地面,嬴政却顾不得巡视,也没有进入最近的番禺任嚣部犒军,径直带着一支百人马队,越过桂林赶赴象地去了。
旬日之后的清晨时分,挥汗如雨的嬴政终于踏进了临尘城[5]。
一迈进秦军幕府的石门,嬴政的泪水止不住地涌流出来。
不仅仅是远远飘荡的浓烈草药气息,不仅仅是匆匆进出的将士吏员们的哀伤神色。最是叩击嬴政心灵的,是幕府的惊人粗简渗透出的艰难严酷气息,是将士们的风貌变化所弥散出的那种远征边地的甘苦备尝。幕府是山石搭建的,粗糙嵯峨的石块石片墙,没有一根木头。所谓幕府,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