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文字简约。繁简失衡,必不能流传久远。此间要害,是要创制出一种新书体,不致多生歧义。否则,依然无法通用。”
“陛下明断!”胡毋敬与博士们异口同声。
文字基准一定,程邈顿时吃重了。
文字改制,要害是书同文。何谓书同文?就是要给所有的字,确定一个统一明晰的写法,以利辨认。程邈狱中十年,潜心写字,消磨之余也从自身坎坷中悟透了其中奥秘。大凡天下文字,难写不打紧,关键是要好认;好认的关键,是要有统一的公认的写法;只要写法有公认法度,再难认的字,也会有确定不移的所指。届时,除非你不认识那个字,便只有写错的字,而没有认错的字。
譬如那个“南阳”与“宜阳”,假如有官定写法,何至将军错认?
自春秋战国以来,天下书写形式,各以方便为要,生成了八种写法:
一曰大篆 秦国史籀文之正统写法
二曰小篆 秦官府战国时期对史籀文的实用写法,相对简约
三曰刻符 刀刻竹简的书法
四曰虫书 也称鸟书,诸多好古人士写信的一种书法
五曰摹印 各国官印的刻划书法
六曰署书 各国官府公文书法,相对规整,并配特殊印记
七曰殳书 各国刻在兵器上的文字书法,笔画相对简约
八曰隶书 各国官府文书吏员的快捷书法——佐隶之书
反复思谋,程邈拟定了一个书同文方略,呈给了李斯。
程邈的方略是:小篆为本,隶书为辅;其余各书,民人自便。程邈对李斯的说明是:“小篆为公文,为书文,为契约文,效用在便于确认。隶书为辅,效用在快捷便事。民人士子人各互书,当许其各有好恶,听任自便。”
“好!老夫认同!”李斯欣然拍案。
三日之后,程邈方略呈到了皇帝案头。
由于嬴政皇帝对书法不甚了了,李斯亲自带着程邈觐见了皇帝,做了一番备细说明。皇帝听得兴致勃勃,问程邈何以实施,程邈禀报说:“小篆乃官制文字,非功力深厚者不能成其章法;臣拟请丞相、奉常、太仆三人大笔,各作一篇颁行天下,以为规范,如同度量衡之法定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