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摧我文明,天道昭彰,安得久长。”
少年高声念诵一遍,跳脚拍掌欢呼起来:“老师万岁!大文万岁——”
“万岁?只怕老夫也是第二个程邈。”老人惨淡一笑。
“老师!这篇石崖文定会传遍天下,得取个名字。”少年兴致勃勃。
“小子且说,何以能传遍天下?”
“字好,八分隶书!文好,言天下之不敢言!”
“说得不错,取何名头?”
“王次仲讨秦檄!”
“秦何负天下,得次仲檄文讨之也!”突然,一阵大笑在山谷回荡开来。
“何人!”少年一个箭步,横身山崖道口。
“你是……程?程邈?”老人回身,直愣愣盯着山道来人。
“次仲兄!程邈来也——”
一个老人丢开了竹杖大笔。一个老人丢开了背上包袱。
两老人几乎同时惊喜地叫喊着,双双扑来,紧紧地抱在了一起……两人顾不得品评石崖书文,全然忘记了手边笔墨与行头物事,你拉着我、我拉着你抹着老泪兴冲冲去了。及至少年背着包袱抱着大笔,赶回山崖后林间茅屋,两位老人已经坐在大树下大碗开饮了。从正午到暮色,从暮色到月色,从月色到曙色,又从曙色到月色,几是无休止了。日夜唏嘘感慨。第三日暮色时分,大树下的两位老人躺倒了,茅屋前的少年也呼呼大睡了……
程邈与王次仲的结识相交,有着常人难以体会的特异坎坷。
二十余年前,两个人都是年轻的书痴。一场意外相逢,他们结成了意趣相投的挚友。十年之后,在两人相约弃官弃商一同游历,写遍天下山崖巨石的时候,程邈突然下狱了。得闻凶信,王次仲没有丝毫犹豫,处置了全部商旅事务,携带着多年积累的千余金赶到下邽,要罄尽全部家财营救程邈。秦国律法之严远过山东,王次仲连番奔波下邽咸阳,不说营救无门,连与程邈见得一面也未能如愿。
最后,王次仲从一个熟识的下邽县吏手中,得到了一方白帛。那是程邈留给他的遗言:世无邈矣,兄自珍重,天下石崖书尽之日,邈在云端也!捧着那方白帛,王次仲痛不欲生,驱车赶赴云阳国狱之外,烧尽了他与程邈多年写下的三车竹帛,将